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八十九章:為什麽(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818更新時間:2020-05-27 07:41:23

    強者就該擁有強者的自信,哪怕是麵臨困境都要有一顆勇於接受任何挑戰的強悍氣概,不因為麵臨困境就表現得卑弱,沒有這種強者的心態哪怕是能強悍一時也絕不可能強悍一世。

    秦國自不斷變法以來慢慢擁有強者的自覺,正是那種勇於迎接任何挑戰的心態,讓秦國無論是在順境狀態還是逆境局麵都不依不饒地堅持著,迎著不管是怎麽樣的困難逆流而上。

    秦國能一統下,哪怕是曾經的一統下也絕不是出於運氣,是上到君王下到庶民都在向共同的目標努力奮鬥。

    一統後的秦國陷入了一種迷惘期,曾經氣蓋下的君王一度迷戀長生,朝堂臣子個個隱退,民間的黔首也失去了奮鬥的目標。

    滅掉列國成為大秦帝國的秦國,他們在那麽一段時間裏可能沒有發現諸多的隱患。

    始皇帝有點迷信長生,又過度使用民力造直道、修驪山林園、造阿房宮等等。

    幾個在一統==之戰中立下不世功勳的臣子,那些曾經戰敗過的戰將是帶著汙點消失,如王翦、尉繚等少數的幾人也帶著“功高蓋主惹其患”的擔憂光榮隱退。

    民間的黔首是為秦國付出最大的人群,沒有他們繳納賦稅,沒有他們舍生忘死,大秦又哪能有這般的成就,可是功成名就之後得到最少回報的也是他們。

    事實上也隻有發生逆境的時候人才會去思考到底是出了什麽問題,大秦一統下之維持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從夷陵演變而成的分裂,除了舊有疆土之外,花了十年的時間才滅掉的列國相續“詐屍複活”,他們就不得不去思考究竟是為什麽。

    “為尊者諱,為賢者隱”的普世法則下,始皇帝的一切過錯不是沒人想到。他們當然知道始皇帝迷戀長生,因此才讓一些術士有條件來搞東搞西又進了讒言,如什麽“祖龍死,而地分”,又有什麽“亡秦者胡”,再來個“出海尋蓬萊,可得長生藥”等等操蛋的事情。

    除了那個什麽長生不死,始皇帝似乎也遠遠沒有之前的賢明,修建直道是沒有錯的,畢竟現在雖然沒有“國與人相似。一國中樞為大腦,強悍軍力為心髒,道路為身之血脈”之類的法。簡單點就是有道路才能將疆土鏈接起來,道路暢通的國家才能保持有效的統治。

    可是呢,修路哪裏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眾臣不斷建議可以放緩了來修,慢慢的修,一年都一郡,十年就是四個郡。三五十年就能將版圖上的郡縣都用道路鏈接起來,那麽大秦的江山雖不永固,可哪裏出了什麽事派軍前去總是方便的。

    始皇帝不知道是怎麽了,好像是急不可耐一樣。拒絕了放緩的建議,恨不得一夕之間將直道延伸到大地的盡頭,先是用那些戰俘,後麵竟是大規模的征召徭役。搞得全國上下從俘虜到黔首、罪徒起碼有兩百萬人投入修路大業中去。

    修路啊,公元前年的修路啊,遇山開山、遇水搭橋。完全是用人力而沒有機械工具的手段來修路啊,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官府壓根就不是那麽在意修路的時候那些“工人”的生活環境、吃食待遇、安全問題等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