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一十三章:捉摸不透啊(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896更新時間:2020-05-27 07:41:35

    春季末尾,第一批輪換的部隊從南陵行走蒼梧郡路線,南下與之先期攻伐嶺南的部隊進行輪換。。。

    十萬大軍出南郡之際,齊燕那邊也正式傳來消息,齊王儋與燕王昌將會共襄盛會,將於一個月後抵達泗水郡,等待呂哲出發,他們就會啟程前往慎。

    魏韓那邊也傳來消息,用於會盟的高台已經在建造當中,必定會在正式舉行會盟之前將誓盟台建造完畢。

    所謂誓盟台很有講究,在春秋戰國時期“台”並不是誰都能造,要看建誓盟台的人是什麽身份,由什麽樣的身份又能造幾階梯的誓盟台,分為王級、霸主級、一序列強國、二序列中等國家、三序列國家。

    不過嘛,現在早就沒人將誓盟台的等級約束當回事,隻要是需要建造誓盟台的時候都是按照王級的規模來建。

    為了在前去會盟時能拉上更多裝備鐵器的軍隊,呂哲下發行政指令,命各越城暫時停下其它的活,專門集中人力物力製造鐵兵和鐵甲,務必在一個半月之內趕出至少六千的軍械出來。

    南郡越城有五十六個,這是建立在礦業發達的情況下。同時,因為對蒼梧郡礦業的開發,呂哲又在武陵那片礦產集中地新增了三十個越城。越城的規模有大有,規模最大的自然是靠近南陵的這邊,目前能夠月產千件鐵兵的越城在南陵邊上有兩個,一個是在蒼梧郡新設立的武陵縣。

    所謂的越城其實就是治金城郭,會有“越城”這個稱呼是延續戰國時期楚國的叫法。

    新生的製鐵技術才誕生沒有多久,呂哲還沒來得及對各個越城的職能進行整頓,目前很多越城還是在生產青銅兵器,對於鐵質兵器的產量自然是不會高的。

    呂哲預計用一年的時間來將治下總數一百四十三個越城進行有計劃的改造,南郡的越城進行整合,整合為十個專門製造鐵質兵器的越城。三十個中型的越城,型的越城則沒必要繼續存在下去。

    除了南郡之外,其餘各郡也看實際情況,如蒼梧郡的武陵那邊被證實鐵礦較多且礦石質量上優,預定置辦的大型越城也會有五個,中型越城會建造二十個。餘下各縣若是有鐵礦出產也會置辦相應產能的越城。

    在礦產地建造越城能節約很多運輸成本,畢竟呂哲開始正規化在治理了,會分出專門對礦石進行處理的越城來煉出鐵錠,再有專門的生產成品的越城加以配合,職能分清之後再運用秦國那邊的流水線製造工藝。產能也能得到最大的發揮。

    當然,因為是戰亂之秋,呂哲比較重視的方向隻會是針對兵器的生產,關於農具等等的鐵質工具則是需要為服務軍事進行讓步了。

    對於越城的規劃隻是內政的一部分,其它還有田畝的劃分,水利和道路等基礎其實是占了大頭,而這些也是一時間難以建設起來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打下厚實的基礎。

    到田畝,呂哲治下現在已經是一個半中原的大。又因為各郡都是在經過戰亂之後被軍隊攻下,官府目前手裏握著的土地真的難以計算。他雖然一直厚待軍隊,可是士卒獲利軍功得賞田地隻是分出五萬多頃,按照蕭何命各縣初步丈量。屬於官府的熟田和生田還在一百五十萬頃左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