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五十二章:討價還價(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912更新時間:2020-05-27 07:41:55

    現在懂市場經濟那一套的壓根就沒有,呂哲自己對於市場經濟的理解也是相當的膚淺,不過並不妨礙用其“形”來達到壯大內政的機會。

    事實上呂哲在治下疆域的時候走的是“大朝”那一套,既是“有控製性的引導規劃”。例如南郡本身因為人口眾多,有足夠的勞力的情況下適合走工業路線,再以相應的農業為輔助;蒼梧郡人少地多、礦產多,那麽就調去屯田兵走“大農場”建設道路,對於工業也是“大工業”的路線。

    隻是兩年,由官府來根據每個郡自己的優勢進行發展引導已經被證明極其有效。同時關於由官府來發布生產任務,對大地主限定每個收獲季節收購多少成的糧食,大作坊生產出來的商品、數量進行約定收購,每一戶自願前往官府領取額的製衣等任務。該類引導型、任務型能夠極大限度的增加國力,也能符合官府所需要的發展方向。

    產能是需要一再刺激才能增加,內需支撐不了多少時間,轉內需為外售才是最正經的發展手段,呂哲一直都在苦惱內需飽和之後治下的產能要遭受打擊,現在秦國率先提出戰時從呂哲這邊購買需要物品,不是上掉餡餅是什麽?

    當然,呂哲向蒯通等人得很清楚,不會無限量的出售物品,自家的戰備儲存也不會放下。

    “出售的糧食與收獲的糧食比例不能超過四成,那麽我們的軍糧儲備就不會遭受影響。關於兵器的出售,他們戰事激烈不會計較兵器的新舊,優先賣掉那些換裝下來的青銅兵器,我們的部隊則是逐漸換成鐵質兵器。皮革、皮毛不販售原料,而是以成品方式販賣……”呂哲在滔滔不絕。

    任何時候賣原料的利潤都是最薄的,隻有在沒有辦法的時候才會這麽幹,不然誰不是選擇出售成品?

    “相信他們會很需要皮甲、金屬甲。我們製作一件皮甲從人工到原料的成本價大概是二十個半兩。但是賣給他們卻至少能賣出五十個半兩,這就是一點五倍的利潤!”呂哲看向了後麵才來的娩杓,接著:“那等於是每賣出去一件皮甲,我們就能多出一件來。”

    娩杓像是雞啄米一般地點頭:“主上的是。另外因為我們的工匠製作多了,手藝必然就會更加熟練,無形中不但會增快生產速度,連帶製作的質量也會越來越上層。”

    “娩杓還有一點沒,”呂哲隻差大笑來表達自己的愉快:“他們購置過去必然會根據參戰的使用情況要求更改,那麽我們的甲胄和其它產品就會被一直發現缺點。”

    挺簡單的道理,很像是其他人在打仗。自己用別人的性命來完善本方的戰爭產品,那是非誰都會樂意接受的事情,好處已經不是簡單的經濟效益。

    原本不懂的人開始懂了,不再有人反對向秦國或是列國出售戰爭有關的物資,可是呂哲嘴巴上雖然得那麽好心裏卻保持著警惕。

    現在的人或許不知道什麽叫“市場經濟”,可是“經濟戰爭”那一套已經被玩得都爛了。而首次使用“經濟戰爭”的人是管仲,他用這一套滅了三個北方國,中原霸主晉國也一度虛弱。後麵晉國學習齊國的經濟發展策略才得以複蘇,更是在趙武當政時期打服了曾經的南方蠻夷楚國。使得楚國成為周王室的一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