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零九章:什麽叫震撼(上)(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644更新時間:2020-05-27 07:42:21

    誦讀祭文是在告訴昊上帝自己做了什麽事業,因此得到了哪些人的愛戴才會有今的祭儀式。【【,★..

    呂哲誦讀完的那一刻,雅樂被奏響了。

    雅樂之中有黃帝的《雲門》、堯帝的《大鹹》、舜帝的《九韶》、禹帝的《大夏》、商湯的《大燕》,配上周朝的《大武》,合稱六代之樂。到了周王室後期,除了舜帝的《九韶》和周王室本身的《大武》其它雅樂已經失傳。

    此刻由近數百樂師演奏的是《大武》,該種雅樂在現代被稱呼為古典音樂,其實真正的演奏與古典音樂壓根就不是一個調子。雅樂演奏起來有著堂皇正氣,什麽叫堂皇什麽又叫正氣呢,就是音樂的節奏很慢,不見任何歡快的節奏,現代人聽上去隻會覺得單調,有種昏昏欲睡的感覺。

    單調和節奏慢都是有原因的,單調是因為樂器還沒有得到演變很多樂器在這個時候是沒有的,那麽演奏雅樂的樂器也就是塤、缶、築、排簫、箜篌、箏、古琴、瑟;節奏慢就是為了彰顯堂堂皇皇,被視為端正與正氣。

    古時候學習音樂是難事,概因在沒有樂譜的年代一個樂師極為難以培養,另外就是因為生產力低下,想要培養一個樂師那就意味著這個樂師除了音樂什麽事情也不幹,樂器也不是爛大街的東西,音樂根本不是一般人玩得起。

    另外,對於上古先秦的古人來音樂也是一種相當神聖的事情,隻有在祭祀的場合才能夠聽到,祭祀不是什麽時候都有,能夠祭祀的人也不會是普通人,可見能聽到音樂的都是什麽人,又該是多麽艱難才能聽到一次音樂聲。

    生長在現代的呂哲,他聽過相當多曲調的音樂。要歡快的、激烈的、沉悶的應有盡有,所以在他聽來雅樂與……哀樂差不多。但是,雅樂在這個時代的人聽來,雅樂是世界上最美的音樂,很多人甚至認為一輩子能聽見一次死了也值得了。

    雅樂演奏中,呂哲燒掉了相當多的祭品,最後將祭文丟進鼎中燃燒的時候才開始率領百官跪拜上。

    呂哲的身軀一矮,百官隨後屈膝下跪,然後是士卒與所有觀禮的黔首,結果就是一眼看去沒有一個站立的人存在。

    祭拜完畢呂哲重新站起來。第二個站起來的人是手裏捧著盤子的叔孫通。

    叔孫通手裏的盤子上呈放著玉帶、冕冠以及相應的印璽,玉帶刻著一些銘文,冕冠有十二條珠鏈,印璽自然就是君王的大印。

    萬眾的歡呼聲中,呂哲接過玉帶係在腰間,冕冠也是戴在頭上,捧著大王印璽向觀禮者公示之後,這一套儀式才算是完成。

    好像少了點什麽?沒錯,是呂哲身邊沒有一名女子。看電影或連續劇。君王祭祀或者登基總是免不了要有某個女主角在場,可那畢竟就是演戲而已。越是荒誕的電影或連續劇,在君王祭祀的時候圍繞的女人越多,實際上這種場合壓根就不允許有女子存在。所以呂哲的女人們一直都是待在城樓之上觀看而無法參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