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四十九章:歡迎來到新時代(四)(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7184更新時間:2020-05-27 07:42:44

    “擁有足夠的箭矢和意誌堅定的長矛兵,也隻是有能夠防禦的手段,不會再像以前遭遇漢軍騎兵時連抵抗的方法都沒有,”餘樊君真的不想潑冷水,但是他害怕田廣不知輕重釀下大禍:“有了防禦的手段,可是步軍在遭遇騎兵時,對騎兵的高速機動性依然是無解。≈6705;≈10;≈567;≈588;≈59;≈918;≈1457;≈;≈119;≈119;≈119;≈46;≈115;≈97;≈110;≈10;≈119;≈117;≈46;≈110;≈101;≈116;”

    無論是在騎兵新興崛起的年代,還是在騎兵坐穩路上霸主兵種的時代,步兵打得贏騎兵但是無法擴大戰果就一直是個無解的難題。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兩宋時期宋軍對項黨人和契丹人的交戰,每次都是宋軍戰勝了這兩幫人,但是作為失敗一方的項黨和契丹戰敗後撤,宋軍兩條腿追不上四條腿,以至於雖然打贏了但是戰果總會不怎麽樣的結局。

    步軍對上騎兵,步軍損失慘重從來都不是什麽奇怪的事情,特別是在運動中的交戰更是這樣。

    田廣一再的試探可以是不計成本和代價,齊軍運動中遭遇漢軍騎兵的突然襲擊,很多次都是來不及結陣就被殺散,被形成掩殺之勢後經常就是一路的屍橫遍野。

    丟了近萬部隊的齊軍試探過程中形成了一種兩麵性的極致,要麽就是丟出數量足夠的斥候被清理幹淨,在得不到斥候有效的情報下被突然襲擊;要麽就是烏龜一般地形成自保陣形在移動,一能走上十五裏就算是速度不錯了。

    軍中斥候非精銳不可,往往也不是什麽精銳都能夠勝任斥候的角色,步軍對步軍的斥候灑出範圍一般也就是十五裏左右,而步軍在對上騎軍的時候十五裏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警戒範圍。齊軍是接二連三吃過虧才明白對於騎軍來,十五裏也就是一個多時辰的時間就能抵達,往往是己方斥候回來稟告的同時敵軍騎兵也尾隨過來了,壓根就沒有給步軍多少時間用來結陣。

    斥候灑的範圍遠一些?齊軍當然有這麽幹,可是麵臨的情勢更加悲慘。灑出去的斥候基本就是個失蹤的下場,完全失去眼睛之後幹脆就連個發出警報的人都沒有了。

    田廣所騎兵不足為慮,那是建立在步軍用龜速的速度移動的情況下。

    一支步軍以結陣的姿態在行軍,對於精銳部隊來或許並不是太困難,例如秦軍中的精銳和習慣結陣行軍姿態的漢軍一行走個二十五裏以上是常態,但是但是對於大多為新兵的田廣兵團來一能走十五裏已經能算是超常發揮。

    普通狀態下的步軍在春秋時期一是走一舍(三十裏),到了戰國時期步軍每行走四十裏到五十裏變成了基本姿態,十五裏啊……實話,不是龜速是什麽?再則齊軍也不是每支試探部隊都能達到這般速度,更多的是潰散和被消滅。餘樊君真的不知道有什麽好開心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