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五十二章:歡迎來到新時代(七)(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874更新時間:2020-05-27 07:42:45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思想,因此關於每個時代之間的代溝也就存在更大的詫異性,呂哲的思想與如今的所有人都不是那麽相同,在麵臨選擇的時候做出來的事情自然是令人捉摸不透。

    是呂哲意氣用事也好,昂或者是不按常理出牌也罷,他就是討厭引狼入室的齊國,連帶一直跟在齊國後麵瞎轉悠的燕國也一同看不順眼。

    不是沒人建議過使用什麽遠交近攻的邦交之策,認為開戰之前先破壞齊、燕、趙之間的同盟,拉攏遠在遼東的燕國是一個非常“正統”的策略。但是實話,話是那麽,但是燕國現在十分依賴於來自齊國的資金和技術開發遼東和半島,漢國該付出什麽樣的代價才能成龍拉攏到燕國?

    漢國正是因為與燕國離得太遠了,在齊國注資投資燕國的蜜月期內,一沒有辦法形成武力的壓迫,二又無法實質上對燕國起到什麽幫助,拿什麽來拉攏燕國?難道要光靠三寸不爛之舌去忽悠麽,那可就真的把燕國君臣上下當成沒腦子的白癡了!

    呂哲的思想是從來都不做無用功的事情,再則就是漢國對於出兵北上已經準備了四年,從軍隊到相關的情報上做好了充足的計劃,戰爭從來都不是依靠投機取巧能夠獲得最終的勝利,一旦戰爭爆發講求的是硬實力,陰謀詭計從來都隻是一個輔助性作用。

    曆來也就是實力不如人的時候才會需要用到陰謀詭計,通常意義上來講這是真正的兵行險招,畢竟使用陰謀謀算他人也要有被計算的心理準備。很多時候明明有硬實力解決的事情來個陰謀詭計節外生枝,結果就是沒把人算計到反而掉進了別人設計的大坑中去。一場必勝的戰爭到最後反而是敗了,弄巧成拙的例子可是不少的。

    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分清主線與旁枝末節,對於漢國來消滅複國不久又常年處於戰爭狀態的齊、燕、趙並不是這場戰爭的最終目標,呂哲從一開始就確定要出兵北上的最終計劃,那就是已經將爪子伸進華夏大地的草原胡人。

    一個國家能經得起多久的折騰。特別是這個國家沒有真正得到過休息?戰爭消耗青壯十分恐怖,對於物資的消耗更是需要用到海量這個量詞。

    呂哲從各個渠道探查的消息無一不是顯示常年處於戰爭狀態的列國,她們的國內是一種毫不誇張的民不聊生現狀。

    怎麽就可能不是民不聊生呢?這裏就要從社會現狀起,在生產力嚴重落後的環境中,軍隊不斷地擴編必定是要集中大量的青壯,青壯又是社會的中堅勞動力。將青壯大規模的抽調進不事生產的軍隊,對於本來勞動力不足的社會來真的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這樣的現象別是在公元前二一六年,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是無解的難題。

    別人在打生打死,漢國卻是僅僅在南邊針對甌雒這樣的國打鬧,從大體上來比較安穩地修生養息了四年。這裏已經有巨大的差距。

    齊、燕、趙對上秦國完全沒有優勢,大量精銳被牽扯在三川郡戰場,準備了四年的漢軍完全有實力在開戰後取得重大優勢,哪怕是想行使邦交策略對象也不該是齊、燕、趙,該是對於漢國來比較重要的秦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