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五十五章:國祚(三)(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892更新時間:2020-05-27 07:42:46

    招待共尉等漢**方將領的人是贏騰,不過無論是曆史記錄上還是平時的稱呼,贏騰一直都被稱呼為內史騰。

    一個人若是正式的稱呼被某個名號所取代,那必然是該人在某項領域或者某件事情上做到了別人所做不到的事情,內史騰正是這麽一個人。

    內史騰為人所知的成就有不少,最為出名的當然是率領秦軍進行滅韓之戰,後麵又被始皇帝派去南郡作為郡守,直至秦一統下之後才專任到內史郡作為郡守。

    漢國的直隸郡為南郡,起來對於在南郡執政過郡守一職的內史騰並不陌生,一直到南郡成為漢國的直隸時,民間對於內史騰在南郡頒布的兩篇文告都還是津津樂道,那是關於“為吏之道”的申明和解釋。

    似乎是在現代的考古中,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個叫喜的墓穴,該墓穴之中就有內史騰兩篇文告的原文,也將內史騰關於教導屬官的意義重現出來。

    內史騰在接待共尉等人時並沒有一開始就進入正題,是聊了一些關於南郡的變化。他對於呂哲在夷陵和江陵中間的地段選址建城充滿了佩服,提起到在他作為南郡郡守時其實也有過那樣的打算,隻是考慮到秦國的情況和南郡的勞動力壓根就無法支撐,才遺憾地作罷。

    [  “因為漢王的築城之法,蒙將軍也才能在北線快速構築防線,迫使胡人第一次南下被擋在陰山以南,”內史騰很健談,轉換話題也並不生硬:“共將軍進城之前肯定發現鹹陽也針對可能出現的情況在完善城池工事?”

    共尉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那是內史騰站在秦國的角度在闡述一件事實,秦國已經今非昔比,漢國強勢崛起的時候秦國卻是在快速衰敗,以至於連作為國都的鹹陽都不得不加強防禦工事。擔憂鹹陽會成為戰場。

    從南陵一路走來,途徑南陽郡、三川郡再進入內史郡,共尉等武將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麽?就是秦**方很明顯是在采取一種守勢,連帶一統下之初拆毀的一些城池和關隘也在極力的恢複。

    齊、燕、趙聯軍從碭郡方向進攻是為了什麽?還不是因為函穀關在一統下的時候被拆掉了。同盟一方認為失去函穀關的秦國,隻要聯軍能夠擊敗擋在道路上的秦軍,秦地的大門就會洞開,那時隻要能攻進秦地,秦國也合該滅亡了。

    共尉等人進入三川郡的時候,看到的自然是一條又一條秦軍構築的防線,除開必要的幾個城池要點之外。一種連綿數十裏的甬道也十分惹人注意。他們打探了一下方才得知甬道的構思是出自一個叫章邯的手筆,用意自然就是保證糧道安全的同時也確保增兵的安全性。

    章邯這個人,他們數次從呂哲的嘴中聽過,呂哲似乎對章邯十分讚賞,認為章邯是新一代秦軍的中堅,若是章邯能在秦軍之中崛起,秦國的東部防線應該會輕鬆許多。

    沒有看到甬道和認清用途之前,共尉等人其實是滿心的不理解,畢竟秦國老一代的名將雖然是失蹤的失蹤退隱的退隱。可不是還有蒙氏和王氏麽,同時徐氏也支撐起了秦國的東部戰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