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九十六章:何必呢?(下)(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7062更新時間:2020-05-27 07:43:05

    呂哲還是以一種非常緩慢的邁步速度在靠近,他眼神一直在掃視著跪倒一片的人群,眼眸裏也沒有很多人想象中,接受齊國獻上印璽、輿圖、名冊該有的興奮或是熱烈。+說,

    有必要興奮嗎?對於呂哲來完全就沒有那個必要。他又不是將誌願限定在統一華夏就算完事,成了皇帝就是一副混吃等死的模樣。對於齊國的消亡,他看得非常淡,認為那完全就是齊王儋等田氏宗族自找的,又不是沒有給過投降當個安樂公,日後由子嗣恢複齊封國的條件,可齊王儋不樂意,又能怎麽樣呢?

    熱烈?呂哲也沒有熱烈的心情,齊國的投降帶來的愉悅感,與之聽取東胡五萬南下大軍全滅的消息相比起來,聽到東胡五萬大軍全滅他還會“哈哈哈……”一連串大笑表示愉快。

    靠近了,呂哲在跪地的田市前麵一步位置停下來,用一種比較平淡的語氣:“孤接受你代表齊國的投降。”

    漢國的執政官,也就是執政蕭何,他似乎也沒覺得有什麽好興奮的,也是用一種比較平淡的語氣高聲喊:“齊獻王璽!”

    在蕭何的呐喊聲中,田市遞出手中的盤子,呂哲伸手接過來。

    將盤子單手拿在手中的呂哲,他的另一支手拿起用黑布蓋著的印璽,上麵的印璽足有六個,其中最大的是四四方方約五厘米的一顆大印。他又隨手將盤子遞給旁邊的一個甲士,然後端詳了一下印璽。

    齊王璽是用一種不知名玉雕刻而成的印章,上麵的刻紋不是太過複雜,不過似乎是帶著一種莫名的宗教色彩?印章上麵刻字不是秦人使用的篆,好像是一種專門屬於齊人使用的篆字體,簡簡單單就刻著“齊傳位璽”四個字。

    所謂的傳位璽就是傳國璽嘛,每個國家都有那麽一顆。餘下的五個較的印璽就是王印、兵印、信印、行印、祭祀印了,它們各自都有自己的用途。例如兵印就是下詔出兵必須蓋的,行印是在任命百官時需要蓋的,諸如此類。

    呂哲自己也有用玉石雕刻的六顆印璽,且每一顆都是用價值連城的寶玉來作為材料,不過上麵印章的字就有點詭異了,是一種隸書的簡體字……

    接受了田市所獻的六顆印璽,呂哲稍微看了看就重新放回盤子裏用黑布蓋好,然後示意叔孫通這個禮儀官接過去。

    叔孫通倒是顯得異常的激動,他接受裝有六顆印璽的盤子,高高地舉起來“示眾”。伴隨而起的是一陣陣“大王威武!漢軍威武!”的口號聲。

    數萬士卒敲打兵器呼喊口號是一副什麽樣的場麵呢?是陣陣的兵器磕碰聲和地鳴之聲。會有地鳴聲是因為士卒在敲打兵器的同時也單腳不斷原地踩踏地麵,以至於現場沒有軍隊行軍卻有“轟隆”作響,地麵也在一震一震的。

    口號聲和踏地聲持續了現代大約是五分鍾的時間,等待現場安靜下來之後,不是呂哲繼續接受輿圖或是名冊,是作為禮儀官的叔孫通大吼“奏樂”,早早等在一邊的宮廷樂隊開始忙活起來,那種平板到聽了令人想睡覺的“雅樂”就在現場奏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