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零三章:戰匈奴(七)(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868更新時間:2020-05-27 07:43:09

    衛滿是誰?他本是衛氏朝鮮的諸侯(最高領袖),於幾年前燕軍入侵半島時投降,後麵就成了燕國的左將軍。

    華夏體係的國家中,現在正式的將軍隻有東、南、西、北四個,其餘不管是什麽名號的將軍都是一些雜號將軍,就像以後會出現的什麽奮威將軍啦、什麽勇威將軍啦,之類那種沒有實際兵權隻有一個好聽一些的將軍稱號,所以衛滿的左將軍壓根就是燕國設立出來安慰人的。

    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這些正式的武將官職還要到三國時期才會出現,也才會有真正直屬於這些將軍的部隊,那麽可以想象燕國給予衛滿的左將軍是個什麽樣貨色。

    衛滿的國家被燕國滅掉,失去疆土失去領民,歸降於燕國之後一直是受監視的狀態。後麵,匈奴等胡人南下了,這些胡人麵對蒙恬的武城防禦鏈沒有辦法,攣鞮頭曼要求齊燕派來步軍協同作戰。留在燕地的韓廣一琢磨也就想到了衛滿,征召起五萬人就讓衛滿隨同田假所率的十萬齊軍前去與匈奴等胡人會合。

    十五萬齊燕軍隊與二十多萬胡人在雁門之外會合後,合軍接近四十萬走太原郡一線入侵秦地,這個時候蒙恬可沒有另外一個三年的時間來布置一條用武城組成的新防線,秦軍隻能是選擇縣城來進行防禦。

    始皇帝一統下之後,下達了一個讓全國拆除城牆的命令,秦地是最先接到拆除城牆命令的區域,沒人敢於違抗來自始皇帝的命令,那麽當然是各座原本有城牆作為防禦工事的城池將城牆拆了個幹淨,倒是離鹹陽越遠的地方接受拆除城牆的命令晚,一直到各國複立的時候秦地之外的大多地區還保留城池的城牆。

    有一點必須的是,曾經不止一次抵抗住列國聯軍進入秦地的函穀關,這一座雄城要塞也在始皇帝的命令下被拆掉了。這就是為什麽在下大亂之後秦國會選擇在三川郡這個地方屯下重兵的原因。正是沒有了函穀關的諸多防禦工事,那麽秦軍為了不讓敵國的軍隊從最好走的三川郡一線殺入秦地,就隻能布屬重兵了嘛。

    前來尋找衛滿的人是李良,不是臧荼派來的任何一個人。

    李良帶著四樣東西前來,一個是燕**隊的通行令牌,另一個是已經全麵歸降漢國的消息,其中一個蓋上燕國上將軍印的軍令,最後那樣東西卻是有點複雜了。

    衛滿對燕國會有什麽感情嗎?(衛氏)朝鮮被燕國所滅,若他對燕國有感情估計也是恨意多一些,所以在李良出燕國全麵歸降漢國之後。沒等李良拿出臧荼寫下的軍令,他隻是確定一下燕國是不是被漢國所滅。

    李良想要證明燕國全麵歸降漢國並不困難,他有攜帶蓋有燕國國相印和上將軍印的白絹,這兩個大印是歸於臧荼和韓廣所有,除非是印信落在漢軍手裏,不然絕無可能讓漢國那邊擴印印章出來。

    燕國的實際掌控者是臧荼和韓廣,如果國相印和上將軍印都在漢國手裏,哪怕燕國沒有真的滅亡了,那處境也絕對好不到哪去。因此衛滿雖然懷疑燕國有沒有全麵投降漢國,但也知道那是遲早的事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