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三十三章:隱患(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626更新時間:2020-05-27 07:43:25

    代表國體的圖騰和軍隊所用圖騰選擇不一樣的圖案有過相當多的先例。所謂的國體所指的其實是代表王族,也是所謂的王旗。軍旗的選擇上麵卻是有一種套路,那就是選擇越有含義的圖騰越好,那個圖騰上麵的“獸”還要是極度凶猛、頑強、堅韌的種類。

    曾經選擇玄鳥為軍旗圖案的例子有太多太多了,首先選用玄鳥的是商王朝,目前還在使用玄鳥圖騰的是秦國,算上漢軍也選擇玄鳥,那就是兩個目前使用玄鳥的存在了。

    玄鳥自然是一種幻想中的產物,根據《山海經》的記載,玄鳥四翅鳥類,羽毛呈淡黃色,喜食鷹肉,性暴戾,居於平頂山。其實玄鳥的初始形象類似燕子,後來隨氏族部落的不斷發展和融合,玄鳥就逐漸演變成了有雞冠、鶴足和孔雀尾巴的鳳凰了。白了吧,圖騰的演變過程就是一個在不斷的征戰中征服或消滅一個又一個的部落,然後挑選出想要的圖騰進行“糅合”。

    “是鳳凰。”呂哲低頭看向話的嫡長子呂議。

    呂議是嫡長子,今年虛歲已經有五歲,長得是虎頭虎腦,麵容十分酷似呂哲。他的兄長呂啟虛歲為六歲,不過麵容卻是酷似其母衛雯。

    “什麽是鳳凰?”呂議現在正是對什麽都好奇的時候。

    呂哲愣了一下:“鳳凰啊?那是一種……”接下來就是一段關於鳳凰的故事,他講的是後世的描述,與現在關於鳳凰的故事可不大一樣。

    相對於呂議對什麽都好奇,呂啟則是一個沉默的孩子,現在兩人都是注意聽呂哲在講關於鳳凰的故事,同時又睜大眼睛看向城頭的那杆大旗。

    選擇鳥類的圖騰確實為當代的正統,若是按照後世網絡上的用詞,選擇鳥類的圖騰才是王道,選擇其他都是異端。

    事實上一直到“我大清”以前的朝代裏,龍一直都不是華夏民族的圖騰。當然,這並不是龍這個圖騰沒有出現,可以考證的是龍的圖騰出現是在六千多年前,但是一直都代表不怎麽好的意思,一種叫作“龜”的圖騰反而是代表正義……

    《中國神話》一書中,在從開辟地到大禹治水這一階段,有龜故事七個,龜都是善的,保護人類的。有龍的故是十七個,其中十五個龍是惡的,另一個是被龜降伏,改惡從善的,還有一個是幫黃帝滅蚩尤的應龍,它所到之處就發大水,所以滅蚩尤後,黃帝就叫他到南方去了。這反映出上古時期開始,華夏族群就沒有以龍做作保護神。

    呂哲為什麽會收回以龍作為國體圖騰?差不多也是因為龍在民間沒有太好的評價,要是沒有飽學之士對他講祖先和當代人對龍的看法,他真的不會知道龍在上古先秦所代表的是惡,也不是華夏族群主流崇拜的圖騰。

    接受現代信息和教育的呂哲當時真的是三觀盡毀,一度不敢相信那是真的。

    這邊呂哲在為兩個兒子講解關於鳳凰的故事,城頭上的田健臉色陰晴不定遠遠地注視著他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