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五十九章:局外人的勸諫(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790更新時間:2020-05-27 07:43:36

    呂哲在對待華夏固有族群和異族的態度上麵存在非常的兩極化,若對待華夏族群還會去刻意地忍讓一些什麽事情盡可能地減少殺戮,那麽他在對待異族則是充滿了種種鐵與火的血腥。

    在民族觀念並不盛行的當代,沒有多少人理解呂哲的做法,剛開始也不懂得怎麽區分呂哲對民族的劃分是根據什麽,還是後麵從呂哲一連串的行事作為中瞧出一點端倪。

    顯然,呂哲眼中的本族群就是春秋戰國以來的主流國家族裔,也就是曾經在周王室統治下的人民是一個族群,其它不屬於周王室封臣的族群則大多規劃到異族那邊去。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區分的手段,認同主流文化的族群在呂哲看來也是同族,不認同一個文化的族群哪怕從五官皮膚上沒有區別也將是被規劃到異族那邊去。

    目前漢軍在南方針對百越這個異族的清洗還沒有停止,南方土地上的搜捕、尋找、殺戮已經持續了整整七年,大有一種要找出任何一個百越族人的趨勢,找到後又有明顯的區別,婦女看年紀決定其命運,符合生育年齡的留下,可以是分配給士卒作為女姬,也可以是押送到後方進行販售;百越男子所要麵臨的命運則是殘酷許多,願意臣服為漢軍服務前去攻打極南(其實就是緬甸那一塊)的可以活命拒絕則是當場斬殺。

    漢軍在南方的開擴充滿了血淋淋和鐵血,展露出的是一種極端的殘酷,像是一種最為簡單的叢林法則,術語一些的法就是,民族主義橫行。

    其後,漢軍出塞前往草原征戰,顯現出來的手段與南方也沒有什麽不同,在擴張中依然是執行非我族類殺之、奴役之的政策。漢軍所過之處總是帶去死亡和掠奪,所能展現出來的粗暴和嗜殺令人不寒而栗。

    正是因為漢軍在對待異族的手段之殘酷和殘忍讓很多人在恐懼的同時感到慶幸。他們在慶幸什麽?慶幸自己被劃為同族的範圍,不被認為是異族。

    呂哲當然是有意執行那樣的政策,對待異族的殘酷和殘忍來展現血腥,致使得到稍微好一些對待的人慶幸自己的“出身”,有研究表明這種政策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讓社會了解到什麽是族群區別,也能有效地培養出民族向心力……雖然那是建立在對待異族殘酷的前提上。

    極力的宣傳,是宣傳“本來為統一族裔”,也是宣傳“民族向心力”,一種“大家是自己人”的思想正在反複地進行教育。出發點當然是使得華夏疆域內的黔首產生歸屬感,又何嚐不是呂哲在為統治的穩定而努力,同時也是在植入一種極端思想,為華夏族裔都能成為手下“戰刀”繼續開疆擴土而做先期輿論準備。

    別談什麽民族主義錯誤之類的話題,當代是公元前,沒有什麽全球性質的合作組織,更不存在人權的法,在那種環境下族群對於生存空間的爭奪從來都沒有對錯之分,想要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隻有擠壓其它族群。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消滅某片土地上的原住民,徹底地確定土地的歸屬。

    就於呂哲看來,現階段華夏族裔占據人口、文化、科技、生產力上的優勢,那麽現階段的華夏族裔就是“選之民”。若是不珍惜還處於“選之民”階段的優勢進行最大限度的擴張,等到某個族群超越了華夏族裔,那就是災難的開始。

    以呂哲為核心的新興統治階層正在朝一個方向努力,其過程和決策可能會出現不同意思的解讀。但是最終的目標還是極力擴展民族生存空間,為民族可以棲息的疆土增大在征戰著。

    征戰的過程中增加了族群的生存空間,有足夠的生存空間也就意味著內部的競爭減少。亦是在征戰中不斷掠奪增加財富,所產生的戰爭紅利可以喂飽大批量的人,先期得到戰爭紅利的是軍方,畢竟是他們拚死拚活地用鮮血和生命作為先鋒。國家疆域的擴展又何嚐不是改善統治集團治下黔首的生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