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六十八章:是個什麽樣的人?(上)(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816更新時間:2020-05-27 07:43:41

    對於呂哲來目前最為重要的是關於內政的重新整合,在這個前提上繼續進行塞外戰事已經帶有風險,怎麽還能開啟新的戰線?

    內政是長江以南的建設,更是對中原各地的統治鞏固,比較不穩定的還是關於秦地的態勢發展。

    國家合並成為一個帝國已經初步達成協議,不過那也隻是一個協議而已,是建立在呂哲強勢到能夠使用武力消滅不參與合並國家的威懾。呂哲這次南下已經順利從政務上和軍務上接管了趙國、韓國、魏國的軍政大權。

    從某種形式上來講趙、魏、韓已經能夠算是一種“囊中之物”,但是對於秦地那邊的控製卻是存在缺失,內史郡、上郡、北地郡一直還牢牢地掌握在秦中樞手中,秦國也不像趙、魏、韓那麽虛弱,要知道秦國目前還有一支身經百戰的勁旅,二年多的時間緩衝也讓秦國的生產力有所恢複,呂哲並不是百分百確定秦國真的會進行合並。

    統率二十餘萬秦軍的將領是蒙恬,那是一位被稱讚為“中華第一勇士”的偉丈夫,這位將軍在原本的曆史上率領三十萬秦軍隻用了一年的時間就擊敗匈奴各胡人部落,將秦國東出之後丟失的河套區域給奪了回來。

    那是一個什麽樣的時代背景?是秦國南北兩線同時發動℃↖℃↖,..∧戰爭的情況下,蒙恬獲得的是秦國分配的一半後勤物資。另外,草原胡人因為不缺戰馬,注定是機動性極強的敵軍,當時的蒙恬手中也不過是有戰車不足一萬,單騎走馬也就隻有三萬,其餘皆是步卒,竟是能夠在一年的時間內重創機動性極強的匈奴等各族胡人部落,甚至還將胡人追殺得遠遁千裏。真的是當得起“中華第一勇士”的美名。

    蒙氏在扶蘇身上的投資不計其數,一旦扶蘇成為呂哲領導下帝國的一位諸侯王,蒙氏的投資注定無法得到充足的回報。有相關的情報表明秦中樞的蒙毅一直反對合並,蒙毅甚至還提出出兵攻擊出塞漢軍的建議,不得不讓呂哲心中出現憂慮。

    漢軍出塞意圖截斷南下胡人後路,頭曼率領胡人撤退之後,秦軍身上的壓力已經沒有了,秦國也用非常迅速的反應重新取得對北地郡和上郡的控製。這樣一來從某些方麵來,秦國重新控製上郡和北地郡,包含內史郡在內已經擁有三郡之地。這三郡是是所謂的“老秦地”。曾經的秦國就是依靠這些地區從而崛起,誰能能排除秦中樞是不是要再重演一次?

    “老秦地已經不是曾經的老秦地,難以再行重演了……”司馬欣這句話的時候充滿了感慨,神情也是無比的複雜。

    呂哲能理解司馬欣的意思,秦人已經不是一統之初的秦人,領導秦人的也不是曆代的行政班子,概括起來就是人心早就變了,隊伍不好帶了。

    “最為令人擔憂的是有些人看不清下大勢,被某些事情蒙蔽以致昏了頭腦。”張良似乎是在進行某種暗示?

    呂哲目光看向張良。示意張良繼續往下。

    “經過一連串的變動,商君變法的成果已經被破壞殆盡,更經過政策的轉變民心已經不附。”張良停下來看了看眾人,向呂哲行了一禮之後繼續:“可並不是所有人能看到這點。特別是那些投入巨大資源的家族,他們並不希望自己的投入得不到回報。”

    司馬欣用著詭異的眼神看著張良,腦海中可能是在回憶蒙氏到底是怎麽得罪了這個韓國的丞相後裔,張良怎麽有種要將蒙氏置於死地的意思呢?

    呂哲表情沒有任何變化。做出專心聆聽的姿態。

    “鹹陽威脅不再,秦國卻是還有將近三十萬的大軍。三十萬大軍全部掌握在秦征北將軍手中,這支軍隊的存在是為了與匈奴等胡人對抗而組建。現在匈奴等胡人已經轉移到西北,秦征北將軍的大軍卻是停在北地郡義渠一線。”張良的情緒看似有點激動?他的手用力揮舞了一下:“本應該追上胡人的秦軍停止不前,另一方麵卻是向我方大肆索求物資,難道王上不感到奇怪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