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七十六章:在路上(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998更新時間:2020-05-27 07:43:46

    世界本來就很大,這點絲毫不用懷疑,但是所謂的“大”那要看是在什麽時候,科技越是落後世界就越大,科技越是發達世界就會變,

    蒙恬很認真在聽李良對河曲一代的講解,聽的時候會不時的點點頭,也會提出一些問題。

    在河套一帶,漢軍的腳步止於陰山腳下。

    陰山是由眾多山組成的一個山脈集群,位於現代內蒙古自治區中部的一片山脈,東西走向,包括狼山、烏拉山、色爾騰山、大青山等。

    當然,在上古先秦乃至於是長久的華夏曆史裏麵,陰山的眾多山脈名稱一直在變,不過不管是叫什麽名字,它們一直是阻擋華夏先民向更遠地區擴張的障礙。

    河套一帶的漢軍沒有向陰山進發有著諸多的原因,最為主要的自然是處於當地的漢軍主要任務是攻擊被困住的匈奴等胡人,其次的原因是陰山這道山脈地形複雜。

    陰山地形複雜,有著眾多海拔在兩千米以上的山峰,裏麵幾乎全是被山峰包夾著的狹長走廊,甚至會發生前一刻還有路,後麵卻是被山擋住去路的情況。有些擋住去路的山可以攀越,更多的山實在是地勢太過傾斜難以讓大軍行走,畢竟大軍可不止是人徒步,還會有眾多的牧畜和車輛。

    長達半年的時間裏,河套區域的漢軍一直在對陰山進行偵查,起先並沒有太大的進展,後麵是加入當地的胡人作為向導才算是找到能夠通行的道路,不過那些道路都具有時節性。原因是很多可供行走的道路其實是幹枯的河灘地,存在濕潤易陷的缺點,下雨時節一旦來臨不是重新變成河流,就是一經踩踏立即變成泥濘之地。

    “……我們唯一知道的一條道路可以在任何時節暢通,不過那條通道是一條寬度不固定的道路,最狹隘的地段隻能容納三人並肩而過。”

    “是嗎?胡人行軍作戰是攜帶牛羊等牧畜作為大軍糧食。隻有少數的車馬,胡人戰時也是掠奪就糧於敵的策略,那樣的地形對於他們的後勤製約不大。我們的軍隊卻是對後勤線十分依賴,後勤車輛難以通行就不具備成為糧道的可行性。”

    “不排除陰山山脈群裏有其餘更寬更易於行走的道路,隻是目前我們還沒有發現。目前階段,我軍向草原擴張的方向是倚重於雁門郡向北一線,從雁門境外的草原進行長途的繞路。”

    “雁門之外的草原遼闊,但是絕大多數區域是沙漠和沼澤地吧?”

    “我軍收服了不少當地的胡人,經由他們的帶路可以避開沙漠和沼澤地,已經能夠形成相對持續性的後勤補給線。”

    蒙恬又一次震驚了。想要在草原上形成一條可持續的補給線,那需要一個前提,也就是絕對的安全。他不太了解是漢軍將沿途的胡人全部清理幹淨,還是漢軍沿途建立要塞據點。總的來,他還是比較傾向於漢軍沿途設立要塞據點的方案,畢竟胡人的流動性太大很難完全地清理,另外就是別忘了速快造城法是出自漢王哲。

    這一次卻是蒙恬沒有猜中,想要在廣闊的草原上建立要塞據點並不那麽容易,草原上基本是沙土沒有多少便於利用的石塊。沙土沒有粘合性,沒有其它材料混合無法建城。另外就是漢軍出塞的時間不長,同時也是因為漢軍的後勤線因為膠州灣那邊出現問題,倒是漢軍補給線緊張。光是運送糧秣和軍事器械已經吃力,又哪來多餘的運力千裏迢迢運輸水泥等物?

    漢軍保障在草原保障補給線的做法有點原始,除開每隔多遠留下必要的駐軍設立營盤之外,一些非正規騎兵也大肆配置戰馬。又利用已經收服的胡人成為另一道巡視力量,多種協同之下才堪堪能維持後勤線的安全,那還是建立在草原上處於胡人相對空虛的現狀之下。

    “是嗎?這樣一來牽扯的兵力很龐大啊!”蒙恬臉上滿是詫異。

    李良笑了笑。道:“我王麾下並不缺少軍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