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八十三章:有那麽窮凶惡極嗎?(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976更新時間:2020-05-27 07:43:51

    一個文明的強大一直是體現在其軍隊上麵,軍隊的底蘊是否足夠則是看設立營盤的布局。

    漢秦聯軍的營盤給人一看就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布局,不但顯得規整且擁有極強的伸縮性和防禦性,要是懂行的人還能看得出是根據地理、風勢、水源等幾個方麵的考慮,最終才形成現在所看見的營盤整體結構。

    越是強盛的文明,軍隊就越加顯得有紀律,冒頓與一幫族群代表在山坡上看了許久,漢秦聯軍的營盤壓根就不存在士卒亂跑的現象,若不是每隔梯段時間有一些黑點從帳篷出來,列著隊前去營盤中空出來的校場,然後再整齊排列不知道在幹什麽,真的會令人懷疑那是不是故布疑陣的一個空營。

    遊牧民族的營盤從來都是亂七八糟,布局上麵從不會考慮什麽東西,看不到排列整齊的帳篷,也看不到營內層層的預防性防禦工事,想要有一條筆直連通整個營盤的道路更是妄想,唯獨能看到隨意到處亂跑的人。

    華夏文明在周王室時期可是內戰了數百年,長期的作戰雖然造成生靈塗炭……不對,在春秋早期戰爭是軍隊與軍隊之間的事情,不會禍及平民,另外因為要獲得征服稅的關係也極少進行攻城戰,還是需要到春秋後期和戰國時代戰爭才波及平民。第一個不** 遵守春秋交戰法則的是擊敗了宋襄公的楚國,第一個打破戰爭不禍及平民的軍隊是秦軍。長久的戰爭早讓華夏文明的行軍作戰有著一套套經驗,特別是對於宿營方麵的格局更是深入了率軍將領們的骨髓。

    二十裏的距離有些遠,冒頓等人依然還是能區分出一些東西,盡管漢秦聯軍的營盤構造不是全然看懂了,但是大概為什麽那麽布局還是能有所理解,一瞬間漢秦聯軍給予那些從西東遷而來的族群代表很大的精神壓力,那種壓力來自於紀律所帶來的規矩(既是體係)。

    紀律代表著規矩。規矩是一切社會體係的根本,無規矩不成方圓……,族群想要進入文明階段都是從群體之間的個體協調和分工先行入手。那個規矩可以是上下尊卑,亦可以是一套合適的行政體係,唯一可以確認的就是沒有規矩必定會是一個混亂的族群,別想要變得強大,不在內亂中自行滅亡就算不錯了。

    能夠形成一個集體的任何族群都有自己的一套規矩的格局,例如有一個站在最頂端的統治者,那個統治者有著許多的名稱,不管是叫首領、大王、單於、皇帝什麽都可以。除了最頂端的統治者。還需要有一幫處在順位階段的統治層,這個層次也有著許許多多的名稱,部落形式的叫各種大頭目,國家體製的是文武百官。

    如果用人體來形容一個族群,統治者是大腦,統治層是中樞神經與筋骨,其餘各行各業的人則是肌肉,沒有大腦、神經、筋骨,光有肌肉完全動彈不得。

    越是散漫的人對於有著嚴格紀律性的人就越感到發怵。上升到族群的話,散漫的族群在麵對有協調性族群時首先就會心裏產生底氣嚴重不足的現象,還沒有真正較量就先自己心虛。

    有很多表麵看上去強大無比的國家在那層紙沒有被捅破之前沒人敢於冒犯,而一旦心裏底氣嚴重不足的族群發現某個誰並沒有表麵上看去那麽強大。那將會演變成為一種扭曲的報複心態,甚至遠要比對付起看去弱的對手時要殘暴千倍萬倍。

    冒頓很希望漢秦聯軍所展現出來的一麵不過是偽裝的強大,就像還沒有發生的那麽一段曆史……

    先是女真人發現契丹遼國不過是外強中幹,然後是蒙古人發現女真金國也不過如此。最後文明體係相當輝煌的大宋也被曾經因為仰慕其文明層度的那批人先是懼怕,那批人在發現文化輝煌是一回事,具有的防衛武力又是另外一回事之後。曾經的仰慕變成了最為徹底的鄙夷,對於還能自我防衛一下的契丹和女真尚有一絲尊重,對於宋人……舉起了屠刀將一切輝煌埋葬,曾經的文明毀於野蠻,殺戮和毀滅之下差點就讓文明消失,直接回到刀耕火種的年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