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一十四章 改革還是變革(中)(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9074更新時間:2020-05-27 07:44:11

    在呂哲的意願中,希望的是自己的族群能夠持續不斷地向外進行開擴,增加族群生存空間是其一,其二是散播華夏文明的文化。

    一個國家能夠擴張的地盤有限,那是受於後勤線的限製,也是國家不可能長久地將所有精力專注在擴張之上,畢竟再怎麽擴張也不能忘記國內的建設,而建設一個國家從來都不是那麽容易。

    後勤線關於糧食的製約可以借鑒於遊牧民族,軍隊帶上充足的牛羊等牧畜作為軍糧,也能夠每入侵一地進行“就糧於敵”,但是軍械等一些方麵卻是要有良好的冶煉體係。一支軍隊光有糧草是肯定不夠的,沒有軍械的補充和修補人再強壯也不能空著手去廝殺吧?

    國家行為的擴張在前期會比較快速和順利,隨著戰線離本土越來越遠就會變得更加困難,所以一個族群的生存空間擴張總是要有一個非常漫長的周期。

    呂哲等不了那麽久了,並且對於曆史階段的選擇性上來講,華夏族群也不是每時每刻都能以最的代價達到擴張上的性價比。目前華夏周邊的敵人不少,但是能從整體實力上與華夏族群相抗衡的卻是沒有多少,那麽現在這麽好的機會不進行擴張,難道要等到敵人成長起來嗎?

    經過長期的研究,會發現周王室的分封擴張方式十分的厲害,原本繼承於殷商的姬周從的疆域。經過各個分臣的自主擴張才算是成為亞洲地皮最大的一個族群,在擴張過程中周王室雖然漸漸失去了影響力,但是族群所獲得的好處卻是難以想象的。

    呂哲沒有想過呂氏皇朝會千秋萬代。一個家族會有智者但也肯定是有庸碌之輩,自行找死的人更是會有不少。因為他活著,兒子這一輩和孫子那一輩還能有所掌控或是引導,等待他死了之後誰又能想得到曆史趨勢會怎麽發展?因此在他的有生之年最想做的就是製定下一個能夠至少延續百年的大體戰略,能夠讓製定的戰略擁有慣性也就算是成功,使製定下的戰略慣性持續下達到族群擴張的最大目標。

    對於呂哲來,擴張戰略分為兩種。一種是受於絕對掌控下的疆域擴展,也就是軍隊在製定的方略中進行征討。疆域的版圖也一直擴大,這一種方式他自己稱作“本土固定圈”,也就是受於呂氏皇朝直接統治下的地盤;另一種就是借鑒於周王室的分封,不講求絕對的控製。讓這些分封之臣自行自主地進行擴張,成為一種同一族群下,帝國為宗主國,分臣之國為下屬國或是藩國,隻要能達到同一族群的生存空間得到擴展就算是成功。

    呂哲劃定的帝國本土範圍很廣,原本春秋戰國時期的地盤全部包含進來,但並不止是這些,還會將國境線一直擴展出去。

    至於目前為止,出塞漢軍已經將現代的內蒙古草原完全攻占下來。他們最終的目標卻是一直進軍到草原深處,狼居胥山不會是終點,還會一直將戰線往北推。一直是延伸到北海(貝加爾湖)以北,也就是腳步會停止在北極圈附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