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二十八章:虎口奪食嗎?(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9154更新時間:2020-05-27 07:44:16

    慘烈的哀嚎聲充斥著整個光明殿……好吧,其實就是一個跨時代的暖棚,被攔腰斬成兩截的黑人又從哀嚎漸漸變成**,最終聲音聲也越變越低,一直到成為屍體歸於死寂。+◆+◆,

    帕提亞使節團那邊人都是用一種目瞪口呆的目光,在被斬成兩截的黑人和那名身穿武士服的東方帝國武士來回的瞄,似乎是在懷疑自己看到的是不是真實。

    實際上米拉特斯撒謊了,鱗片甲在帕提亞的普及率並不是那麽普遍,類似於拿出來顯擺的那一套鱗片甲防禦力並不差,一般是裝備給重騎兵,步兵能夠身穿鱗片甲絕對要是精銳中的精銳。

    差不多也是那樣,沒有一個國家的君主會將所有士兵武裝到牙齒,哪怕是精銳與精銳之間的武器裝備都會出現差別。在帕提亞這個國家中,不止有鱗片甲這種甲胄,其實也有縫製甲等等其它款式的鎧甲,但是有一點米拉特斯倒是沒有胡扯,拿出來顯擺的鱗片甲確實是帕提亞帝國中防禦力相對強的一種,不然也不會專門用來顯擺。

    現在呢?東方帝國的一名武士僅僅是一擊而已,看似防禦力強大的甲胄被連人帶甲直接斬成兩半,不但死了一個侍從,顯擺也成了丟人現眼的事情。

    “那是什麽材料製作的劍?”

    “是鋼材,用鋼材製作的劍!”

    明明是隻開一邊鋒刃的刀,但是刀身為筆直的形狀,不但是華夏文化中認定那是劍,連帶從中亞那邊過來的人也都認為那是劍而不是刀。

    刀在普遍的認知中應該有彎曲的幅度,像是帕提亞和巴克特裏亞也有刀和劍,不過刀是一種彎曲幅度的兵器,兩國的刀彎曲幅度還很大,比之彎月的幅度還要大。劍則基本以三十五厘米的長度為基準,劍極少超過四十厘米。

    呂哲依稀記得鋼這種金屬早在公元前六世紀的時候已經出現,最早出現是在印度,原先是稱作印度鋼,隨後從印度輾轉販賣到敘利亞,於敘利亞出名,隨後帕提亞崛起之後大規模的運用,因為後麵帕提亞也掌握了製作鋼材的技術,並在大馬士革設立煉鋼基地。原本發源地印度海得拉巴的印度鋼,最後卻是以烏茲鋼或大馬士革鋼這樣的名字聞名世界。

    沒有聽錯。印度人真真實實是在公元前六世紀就有了製作鋼的技術,不過卻不知道是因為受限於材料還是工藝的關係,冶鋼技術的出現並沒有讓鋼這一種金屬普及,反而是非常稀少,稀少到有那麽一件鋼金屬材料製作的兵器都足以作為傳家寶。

    印度在曆史上就是一個悲劇的存在,屢次的亡國被異族統治不算,甚至印度鋼的製作工藝被波斯人獲得之後,以大馬士革或烏茲鋼的名字聞名世界,連帶“0、1、、、4、5、6、7、8、9”這些符號也是印度人發明。但是最後因為是阿拉伯人傳播到世界各地,原本應該稱作“印度數字”的符號卻是被命名為“阿拉伯數字”。

    當然了,帕提亞帝國現在正處在迅速崛起的階段,他們還沒有掌握冶鋼的技術。目前從印度那邊學到冶鋼技術的是塞琉古帝國,畢竟從印度到地中海區域的貿易商路是掌握在塞琉古帝國手裏,帕提亞帝國還是裏海邊上的區域性大國不是區域性強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