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一十二章:出使中亞(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9508更新時間:2020-05-27 07:45:10

    &l;div lass="adread"&g;&l;srip&g;sh_read();&l;/srip&g;

    “這麽一個看著強盛的帝國,為什麽市麵上流通的貨幣卻是銅質的?我們那邊,哪怕是沒有開化的野蠻人,他們交易用的金屬,不是銀就是金,哪裏看得到用銅來作為流通貨幣的國家或是勢力存在啊?”

    “是沒有銅幣,但是有鐵幣。n∈,”

    “呃,我的意思是,一個這麽強盛的國家,用銅作為流通貨幣,實在是有一點不可思議。”

    是的,是的,來自中亞或者西方更遙遠的一些人,他們真的不理解帝國的流通貨幣為什麽會是銅幣。在他們生活的那片區域裏,強大一點的國家基本上是使用金幣,中等國家會是使用銀幣居多,其實這跟所占疆域有關係,疆域越大得到的資源更多,金幣是彰顯強國身份的表示,就好像華夏族群的春秋時期,強國一定會建造很大的一個鼎來彰顯國力那樣。

    華夏的春秋時期,諸侯國造鼎很有講究,鼎不但要有大量的銅,還要一些額外的資源來進行加工,例如錫、鉛、蜂蠟等等。而蜂蠟的收集是相對困難的一種,疆土不夠大根本就收集不到足夠的蜂蜜,也要有足夠的人手才能收集更多的材料,因此能夠造出越大的鼎也預示著領土廣袤,代表著國力強盛。

    中亞和歐羅巴等國家用來彰顯國力的做法則是在貨幣上,使用金幣作為流通貨幣的國家為一個檔次,使用銀幣作為流通貨幣的國家又是另一個檔次,甚至是有用鐵來製作貨幣的國家。

    在中亞和更遙遠西方的人眼中,一個國家強不強大看這個國家的貨幣,想要開戰是根據這個國家流通的國幣來進行估算。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方式是,貨幣是多大的體積、成色、手工等等,並不完全是看貨幣的金屬是什麽。

    可以理解,製作貨幣的金屬越是貴重,那麽國家肯定是比較強大;貨幣的製作麵積、成色、手工越是精良,代表該國家的富裕程度,也代表該國家有著成熟的工藝體係或是人力龐大。

    “東方帝國的貨幣。你們看看,正麵是劍,後麵是盾牌,明他們是一個崇尚武力的國家。另外。貨幣有著防刮的據齒輪,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麽來製作出據齒輪,但是很能明他們的技術實力也異常強大。”

    “我們那邊的貨幣啊,每個國家的貨幣都是國王或是神袛的圖案。”

    “嗯,明國家的統治者的理念和思想不一樣。我們那邊是在全麵維護國王的權威。貨幣上麵製作國王的頭像,是在公示統治者是誰,人們應該效忠於誰。他們這邊的貨幣上的圖案是在鼓勵用劍為犁開拓疆域,用盾為牆展現守護決心。”

    “我們離開之前,我打聽到一些消息,東方帝國也會行銀幣和金幣,他們的貨幣體係將會改革成為銅、銀、金,三個進位。”

    行走在大道,這支由使節團組成的隊伍,他們來時是三萬左右。踏上歸鄉路途的時候卻是隻有一萬四千多人。

    三萬人少了那麽多可不是全在衝突中被幹掉了,其實在民間衝突中被幹掉的也就數百人,其餘的人是自願留下來,或是被安排留下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