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三十九章:石頭與腳(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970更新時間:2020-05-27 07:45:27

    呂議現在的歲數很對不對?正是因為他的年紀,眾臣一談到一些什麽事情的時候,總是會刻意停下來進行一些講解。

    這不,學古問今的叔孫通見呂議對上古先秦時代就對外進行的擴張產生興趣,他就開始介紹了起來。

    “接受異族的臣服,然後將異族遷移到內地進行安置,這樣的事情從有商一代已經成為習慣。”叔孫通邊邊看向蕭何。

    蕭何點了點頭,道:“確實。所以我們將北疆胡人內遷是可行的。”

    呂議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商代的曆史,他記得有商一代時期,曆任太師就是全國的軍事總指揮,他們擔當的責任就是帶兵向外進行戰爭。

    “遠的沒有過多記載,商末時期的聞仲,他就是以為軍功赫赫的人物,一生除了在朝輔政之外,幹得最多的就是帶兵打服大商周邊的異族。”叔孫通話風趣,並不顯得古板,講故事一般地道:“太師聞仲先後擊敗過戎人、狄人,為大商王朝在西邊和北邊擴展了很多的土地,也接納了眾多的戎人和狄人成為大商王朝治下的子民。他的後半生基本是奔波在征討南蠻和東夷的道路,對東夷的征討的次數最多。”

    在場武將一陣麵麵相覷,他們有點納悶這麽個場合講故事妥不妥當,可是看到呂議一臉感興趣的模樣,誰也不好多什麽。

    “後麵,聞仲在征討東夷的時候國內諸侯之一的姬姓一族舉族之兵攻打共國,導致他在追擊東夷王的時候不得不回兵,以至於針對東夷的戰爭功敗垂成,來了個虎頭蛇尾。”陸賈接過叔孫通的話尾,也是用風趣的方式講解道:“有商一代是族而居。也就是有血緣關係的人聚集在一個地方成為家族,然後由家族來形成一個又一個諸侯國,像是姬姓的周就是其中之一。”

    好為人師是文人的一種興趣。在一些場合展現自己的博文多學也是文人最愛幹的事情之一,他們也就一人一段。對呂議展開了現場講學。

    呂議知道的商代曆史其實大多是來自於文藝的《封神榜》,對正史了解還真的是不多,更生出了聽下去的興趣。

    聽眾有興趣,叔孫通講得更加起勁:“當時因為還有移居的現象,人們並不是長待一個地方,因此實際上過得是半農耕半遊牧的生活,哪怕是到了春秋時期也是保持著半農耕半遊牧的習慣,因此總會看到一個國家的都城更換。”

    陸賈看到呂議露出迷惑的表情。解釋道:“為什麽到了春秋時期人們還會一段時間就要進行移動?那是因為當時還沒有城市的地下排水係統,城市髒亂到一定的程度就會被認為不適合再居住,自然是要進行遷移了。”

    “有商一代最後的都城是朝歌,聞仲帶兵回到朝歌之後,商王帝辛召喚諸侯前來朝歌,其中特別點名季曆(姬昌的父親)也一定要親自到朝歌,為的就是問問周國為什麽要攻擊共國。”叔孫通看來對商史和周史有一定的研究,停下來賣了一個關子,等待大家走看過來才往下繼續道:“共國是個什麽國?她是與大商共處一個曆史時期的國家,也是大商的諸侯國之一。是共國先攻擊周國的都城宗周。然後才引來姬昌帶兵打回去。”

    呂議恰巧就知道這一段曆史,他的記憶中是商子帝辛對周國和共國采取的是各打五十大板的處理,進行調解之後這件事情似乎是到了一個段落。然而隻是“似乎”而已。

    後麵叔孫通繼續講解也證實了呂議的記憶沒有出錯,各個被召喚到朝歌的諸侯回去之後,下共主帝辛又將聞仲派了出去,繼續去針對東夷進行征服之戰,這一次大商的軍隊可謂是傾巢而出,做出一副勢必要打服東夷,拿出了一定要東夷成為諸夏一份子的決心。

    “後麵的事情曆史有記載,周國並沒有真正接受調解,周軍再一次攻打共國。並且滅亡了共國。”叔孫通到這裏臉上有一些怪異了:“帝辛知道周國滅亡共國非常惱火,他再次召喚季曆來到朝歌。一陣痛斥之後將季曆軟禁在朝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