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四十九章:霸上與藍田(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9196更新時間:2020-05-27 07:45:36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變法是為圖強,大爭之世強應該先強軍,有強軍才能保證國土安全和向外開拓。⊙,

    各國變法的主導者想要有所作為都是先操練出一支強軍,然後才有可能在國內展開變法,唯有編練的新軍強大且存在變法才能持續,新軍被殲滅也等於是變法失去依靠,如申不害在韓變法操練的十萬新軍覆滅,韓國的變法也就中斷。

    商鞅變法的背景是,那個時候秦國於河西之戰中慘敗給了魏國,老邁的秦獻公的嬴師隰崩了之後嬴渠梁繼任秦君之位。嬴渠梁為了尋求秦國繼續生存和複仇的方法,多方尋找人才,正好衛鞅也正好在魏國不得重用,曾經被嬴渠梁俘虜的公叔座推薦衛鞅到秦地尋找出路,衛鞅需要有一塊能發揮才能的土地也就聽從了公叔座的建議。

    沒有得到“商”這塊封地之前,鞅因為是來自衛地,一般人們稱呼為全稱衛鞅。那麽是誰將衛鞅引薦給了嬴渠梁呢?司馬遷《報任安書》的原文記載“鞅因景監見”,“景監”所指是秦君宮殿的某處主監宦官,所以是宦官引薦了衛鞅給時任秦君的嬴渠梁。

    藍田大營始建於公元前三五零年左右,真正的日期很難考究,那時是周威王在位。它的建立是商鞅變法的產物之一。

    春秋戰國時代,軍營必然有崗哨塔,臨時營盤是用木頭搭建稱為箭塔,固定營盤則是夯土與木材搭建而成,稱之為箭樓。

    從渭水要前往藍田需要途經霸上。霸上是在秦惠文王時期建立的另一處龐大軍事基地,那是因為嬴駟改變了秦國力主向西開拓的國策,轉為東出爭霸,秦軍的重心自然是要往東進行布置。

    出巡隊伍臨近霸上的時候其實已經能夠看出多種端倪,人煙民居變得越來越稀少,各種軍事建築也能時常可見。像是平整的操練場和奔馬之地,然而看到最多的就是警戒布哨的箭樓。

    霸上是位於霸水邊上,它從秦惠文王時期開始就是秦國的兩大軍事基地之一,另外一處大型軍事基地當然是藍田大營。霸上長期屯兵是為了方便秦軍東出征戰,作為橋頭堡它不止是屯兵那麽簡單,還建造了麵積龐大的倉庫,用於囤積糧秣和軍事器械。

    劉邦建立漢帝國,國都選擇鹹陽邊上,新建一城為長安。漢帝國的將領,他們也是看到了霸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更也是因為秦國遺留下配套的軍事設施,拱衛長安的大軍駐紮地也就選擇在了霸上,還有一層意義是如果山東有變也能快速從霸上出兵。

    此後的曆史變遷中,隻要是從關中之地崛起的國家,或者是將國度選擇在關中的國家,曆朝曆代也是將霸上作為主要屯兵之地,可見霸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帝國和平解決秦地,軍隊開入關中第一個接管的地方就是霸上,隨後又長期進行屯兵。作為一支西進可快速出兵秦川、東出可以直撲韓地的軍事力量。

    “我們接防霸上的時候,糧倉和兵器庫其實已經空了。”共尉介紹:“當時偌大營盤隻有不足三千的老弱,各處營房和設施缺失維護,煞是顯得淒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