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五十六章:曾經的奸佞(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9126更新時間:2020-05-27 07:45:40

    趙高前半生被始皇帝壓著幹不了什麽壞事,甚至可以一直都是戰戰兢兢地服務著嬴政,深怕有一點逾越的行為惹得性格暴虐的嬴政處罰,因此除了貪財之外倒是沒有什麽太大的壞名聲。

    後半生的趙高,他在原版曆史上是參與了沙丘之謀。

    沙丘之謀的主使人是趙高和李斯,兩人篡改了始皇帝的傳位詔書,逼迫長公子扶蘇自殺,囚禁秦軍大將蒙恬,扶立胡亥為帝。

    趙高和李斯為什麽要篡改詔書?其實都是有差不多的原因。這個原因就是長公子扶蘇對於趙高或是李斯都不喜歡,甚至可以扶蘇對趙高和李斯非常厭惡,扶蘇對他們的厭惡才是沙丘之謀的誘因。

    扶蘇厭惡?那要是扶蘇繼位為帝了對趙高或是李斯就絕對不是什麽好事情。

    趙高是秦王宮的“宦臣”,換句法就是趙氏贏姓的家奴。當時家奴可以任打任殺,趙高深怕扶蘇繼位為帝之後不但自己性命不保,可能全家也要滅個滿門。他不想死,更不想全家都死,找到機會了自然是要先下手為強,然後篡改詔書讓自己的徒弟,也就是始皇帝的第十八子繼位為帝。

    李斯有偌大名聲,曾經因為《諫逐客書》而聲名大噪,可是實話一路以來的官路走得並不平坦。

    李斯原先為呂不韋的門客,曾經參與過《呂氏春秋》的著作, 後麵秦國朝堂風雲變色,秦王嬴政與呂不韋從互相扶持轉為針鋒相對,李斯此時已經是秦王嬴政的佐僚之一。李斯原為呂不韋門客,時任秦王佐僚,有點想要脫身事外的意思逐漸沉寂,可是也因為這樣的選擇而被嬴政疏離。

    李斯為了重新獲得秦王嬴政的信任,找了個機會對秦王嬴政: “凡是幹成事業的人,都必須要抓住時機。過去秦穆公時雖然很強,但未能完成統一大業。原因是時機還不成熟。自秦孝公以來,周子徹底衰落下來,各諸侯國之間連年戰爭,秦國才乘機強大起來。現在秦國力量強大。大王賢德,消滅六國如同掃除灶上的灰塵那樣容易,現在是完成帝業,統一下的最好時機,千萬不能錯過。”

    此便是李斯針對秦國一統下的第一條策略。既是間各國君臣之計。後麵李斯又獻策“先滅韓,以恐他國”的計策,終於得到秦王嬴政的賞識,得長史之位。兩條計策全被采納,李斯當然繼續奮發向上,隨後又勸秦王派人持金玉去各國收買、賄賂,離間六國的君臣,果然也收到了效果,因此而被封為客卿。

    一直是到秦王下“逐客書”詔令,傷心欲絕想要回歸楚國。回歸途中受越想越不甘心,逐寫《諫逐客書》上呈秦王嬴政。秦王嬴政看了《諫逐客書》之後幡然悔悟收回逐客的詔令,李斯因此而聞名下,也因為李斯有師從荀子的原因被封為廷尉。

    廷尉在秦國是個什麽樣的官職?秦國的三公九卿製度下,廷尉便是九卿之一,負責掌管司法審判。沙丘之謀時期,李斯已經當了很久的廷尉,因為執法嚴厲,也因為幾件事情上駁了扶蘇的麵子,實際上是已經得罪扶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