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九十章:可控和不可控(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842更新時間:2020-05-27 07:46:06

    很多事情其實並不是統治者想要取得什麽樣的效果,布置了什麽政策之後就能得到相應的成效。

    呂議認為教育界有那麽多的儒家不合適,有一部分是因為自己的親身感受,更多的是因為拿著“後世”的思想在看待現如今的儒家。

    如今的儒家並不是被董仲舒加入了“人感應”後的儒家,甚至也不是經由“朱程理學”改造後的儒家。

    儒家現在正是蓬勃向上的時候,他們講究“君子六藝”,並且有著很強的進取精神,可是句很實在的話,儒家的進取很多時候是進取的方向有點怪異,像是呂議就親耳聽到很多屬於儒家的教師在進行教育的時候,講述的是儒家求追的理想社會,最令人納悶的是教課的時候很多時候更像是在拉攏“信~徒”。

    爭取更多人,讓更多的人成為儒家一員,這從孔子創建儒家之後就已經成為慣例。估計儒家是第一個知道“人多勢眾”好處的學派,也是首個明白掌握輿~論重要性的學派。呂議反感儒家,他自己也承認是因為帶著“後世”的眼光,可是也真的是在出於“治世”考慮。

    “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冒險精神,讓學子們了解世界。”呂議是心的進行措詞,對著蕭何:“帝國未來還會繼續向外開拓,可是國民基本上對外非常陌生,他們甚至不清楚離開自己家鄉五十裏外有什麽。我們或許可以在教育上多增加一些開拓視野的知識?”

    蕭何本來是要走了,對於呂議請求他留下來聊一聊有點意外,等開始聊之後聽到這位殿下談教育,談儒家,甚至是談到了帝國的向外開拓,和未來帝國需要的是一群什麽樣的國民,一時間竟是有些呆住了。

    帝國的教育界大量聘用儒家是經過商討後的決議,儒家早在戰國末期就已經形成“人多勢眾”的趨勢,社會上的各個層麵都有儒家的存在,他們也大部分掌握著民間的輿~論。

    儒家掌握輿~論不是一代人兩代人建立起來的。是經過數十上百年的累積,他們曾經多次想要用民間的輿~論來影響諸侯國的國策布置,有些成功有些失敗,其實哪怕是操作輿~論成功儒家也沒有因此而有上位的機會。反而是屢次失敗就會被諸侯國進行驅逐或是暗中清洗。

    若是春秋時期或者是戰國早期,因為各個諸侯國的君主不能讓自己的名聲太臭,看誰不爽基本都是會禮送,禮送不成最多也是驅逐,並不會做出殺掉名士的行為。畢竟殺名士自古以來就是最令人不齒和反感的事情,可是要被破罵祖宗十八代,也會令有才能的人不敢前去效力。

    那麽各個諸侯國有大批量殺掉過士子甚至是名士的事情嗎?有的!始皇帝就幹過,並且是用最殘暴的方式進行坑殺或是油炸,起因是有人議論他的生母趙姬。

    “輿~論是名器,不能被某個學派掌握。”呂議靦腆地看著蕭何,道:“我看學校中的儒家學派教師,他們是很認真地在進行講課,可是夾帶的私貨太多太多了。”

    蕭何臉上掛著微笑,靜靜地聽著呂議慢慢述。內心裏在想什麽呢?他是在想,呂議有著自聰慧的名聲,也快要十歲了,越是長大對一些國策開始有更多的見解。而似乎,他曾經親耳聽過皇帝談起過呂議,皇帝的用詞是呂議日後要麽是有頂的成就,也極可能成為一個無比混賬的皇帝。

    是的,呂哲就是那麽跟蕭何的,也是他首次在重臣麵前露出會讓呂議接位的想法。

    當時的蕭何心裏其實非常的欣慰,他是支持嫡長子繼承法的人。呂議的生母趙婉是皇後,那麽呂議就是理所當然的嫡長子,內心裏當然是非常肯定皇帝讓呂議繼位的想法。若隻是因為呂議是嫡長子他就認同皇帝的想法,後麵他暗中觀察呂議。對呂議的一些行為也看在眼裏,而呂議的表現也著實是讓他欣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