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零七章:心比天高,命比紙薄(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944更新時間:2020-05-27 07:46:16

    “這些糧食今十點之前必須送到羅縣。”張良拍著一張寫滿了各種數據的紙張,站在他對麵的是身穿甲胄的軍官。他指著紙張上的某個條文:“碗筷瓢杵,一應物資還需勞煩校尉下午時分再走一趟。”

    軍官所屬的建製是長沙郡的郡縣兵體製,他看著也就三十來歲,卻是十年前就已經在混軍伍,不過一開始並不是跟著呂哲混,是先在周文那邊混了一段時間,後來跑到了吳芮賬下。

    其實這位軍官在曆史上並不是無名之輩,他正是英布,曆史上的那個九江王。

    這個曆史版本,英布的經曆真的是有點複雜,輾轉了幾支隊伍,也想過要自己割據一方,是在五年多前才投奔到呂哲賬下,要是一開始他就投奔呂哲,以他的勇力和才能現在也不至於隻是校尉,並且還是屬於郡縣兵的建製。

    早期的英布可是深信一名算命術士的語言,為此他還特意觸犯秦律去當了刑徒,會這樣隻是因為那名算命的術士他需要臉上黥字才會為王。他前半生的軌跡幾乎都是按照算命術士的在進行,畢竟“為王”對於任何人都是致命的誘惑,哪怕隻有萬分之一……不,哪怕是有幾百萬分之一的可能性,也足夠任何人去拚一把了。

    本來對算命術士深信不疑的英布,他認為自己遲早有一會稱王,因此哪怕是再窮困潦倒也是個性上充滿了傲氣。

    當然了,有本事的人傲氣一點沒有什麽,但要命的是英布識字,但也隻是識字,不文韜吧,武略除了武勇一些真的也沒有什麽特別的方略。這種情況下的傲氣遇到喜歡猛將,或者是到了猛將能夠盡情發揮的年代,比如正規軍基本打殘了打廢了了,諸侯們又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訓練軍隊的那種年代,他也有發揮武勇的許多機會。問題是他所處的年代雖然也是戰亂不休。但是因為呂哲的幹涉曆史已經不是那個曆史。

    猛將嘛,在正規軍橫行的年代裏,軍隊是經過正規的操練,本身有良好上下級梯次體係。那麽猛將可就真的有點悲劇了,畢竟正規軍的戰力大多是來自操練和軍紀的約束,不是特別需要猛將在戰場上去帶動士卒的士氣。

    英布的悲劇就在於沒有等待下徹底的混亂,那個時候各個戰列的正規軍基本是在長年累月的征戰中消耗殆盡,各個諸侯不有沒有想要怎麽操練軍隊。哪怕是想操練也沒有那個時間和機會,恰恰是屬於猛將可以發揮的年代。

    在這個曆史版本裏,呂哲是最先崛起的一批人,他崛起的位置怎麽呢?前期不強的時候能後引起的重視並不高,畢竟不管是南郡或是黔中郡在中原等地的諸侯看來就是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長久的時間裏,呂哲一直是一邊操練軍隊一邊拉著軍隊和百越人快樂的玩耍,等於是注重軍隊組織度的同時,也是拿著百越人在狠刷經驗來著。這種機遇不是每一個諸侯都有,哪怕是有這種機會也不是任何諸侯能夠抓住。似乎啊,隻是似乎。曆史上能夠抓住這種機會的人,無一例外都是成了一方霸主來著?

    呂哲真正讓測下側目的時間是在第一次與項梁率領的楚軍會獵廬江郡。

    那一次呂哲幾乎是動用整個勢力超過七成的實力,於廬江郡支援桓楚一戰逼迫項梁率軍撤退,隨後又利用長江的便利上演了一場閃擊會章郡的戰役,期間還吞下了九江郡。就這樣也隻是讓下側目,那些諸侯側目一下該幹嘛就幹嘛去了。

    華夏是中原主導的文明,不論是上古先秦時代,還是隨後的任何一個時代,中原曆來就是重心。就是這麽個地固根深的觀念之下,呂哲折騰到了坐擁四郡之地。其實也沒有讓中原的諸侯怎麽忌憚,僅僅是認可了呂哲成為一方諸侯的地位。

    呂哲一場與項梁的會獵讓眾多諸侯認可了強者地位,但是隨後的麻煩也接踵而來,一直沒有把呂哲當回事的秦國。在呂哲戰勝了項梁之後哪怕是中原兵力吃緊也調了十萬南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