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零六章:沒這麽當官的!(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9118更新時間:2020-05-27 07:46:21

    張耳絕對是一個幹就幹的主。不過,他倒是也沒有真正地昏了頭,還知道應該先上書中樞先試探一下,然後以私人信件的方式寫信給待在中樞的一些老熟人,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邊抱著試探的念頭,一邊開始查閱整個會稽郡的戶籍,張耳忙碌起來的模樣讓陳良等一些郡府官員有那麽點心驚膽戰。

    是的,是的,南方的人口有許多千八百年前並不是華夏苗裔,大體是一些這個越那個越什麽的。哦,這個“越”並不是“三千越甲可吞吳”的那個“越”,差不多就是“百越”的那個“越”,簡單的就是不屬於周王室麾下諸侯國的人口,是蠻人或野人之類的存在。

    南方越人一直都是主體,然而各種越的成份其實也比較複雜,除開大體是越人的野人,也有傳聞是黃帝與蚩尤大戰的時候,蚩尤戰敗南撤之後演變的族裔。

    蚩尤麾下有九黎,不太清楚到底是神話還是史實,畢竟那個時候倉頡大神可還沒有造字,人們過得是結繩記事的歲月,因此就別想有什麽文字記載流傳下來。不過吧,口口相傳了那麽久,無法確定的事情大家也就且信著。

    相傳九黎在遠古時代居住在長江流域,也有人認為上古之時,長江、漢水之地皆是黎境。九黎有九個部落,每個部落有九個氏族,以蚩尤為首,共八十一個兄弟,都是酋長,蚩尤是大酋長。他們信奉巫教,雜拜鬼神,並編有刑法。後來炎帝與黃帝結盟,與蚩尤在涿鹿(今河北涿鹿、懷來一帶)大戰,蚩尤以失敗告終。

    他們信奉巫教,雜拜鬼神。掌握文化的人稱為“巫”;能用銅製造兵器;有刑法。這些文化對於後來的華夏族有深刻的影響。有人認為五刑即由此而來。

    九黎勢力很大,上古傳中三皇五帝中的皇伏羲、地皇女媧、人皇神農皆從東夷九黎出。後羿、帝俊、羲和等神話體係亦出自東夷九黎。

    黃帝與蚩尤在涿鹿大戰,而以九黎的失敗告終。九黎經過長期鬥爭。一部分留在北方,建立了黎國,後來滅於周朝(西伯勘黎);一部分參加了黃炎部落聯盟,可能即‘黎民’。逐漸融合於華夏族;另一部分退回到南方江漢流域,建立了三苗部落聯盟。

    三苗部落聯盟在上古先秦時代後期其實已經找不到了,因此這也是為什麽有人認為南撤的九黎演變成了各種百越的原因。(後麵的苗人,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管是‘黎’還是‘越’,反正都是異族。不是嗎?”張耳看的都是山民的戶籍,他手指十分有節奏地敲著案幾的桌麵,一邊想著:“還真是不少,合起來攏共有四萬左右。這一批人不事生產,移民到邊郡恰好合適。”

    張耳那些山民不事生產倒是有些事實,但指的是不耕田,並非不勞動。山中沒有田畝,耕啥?因此山民大多是依靠打獵為生,打到獵物能吃多少算多少,吃不完就托人拿出山賣。他們還會集中動物皮毛。賣錢或是幹脆以物易物的方式換取糧食,日子過得其實比較艱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