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如何是好(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902更新時間:2020-05-27 07:46:24

    提升國民素質?這可是一個偉大並且艱難到難以想象的工程。

    帝國從五六年前開始注重教育,因為現在這麽一種年代並不是想要識字就能學到,知識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他們依靠自己的家傳知識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精英,導致華夏將近兩千萬人口中,識字的人估計也就隻有不到三十萬……可能連三十萬人的識字率都沒有!

    呂哲所做的教育普及化進行得異常的艱難,他最先鋪開教育體係的時候,是集中了一些識字者,親自抽出時間來教導他們學會拚音,用拚音來推廣普通話,因此並不需要這些識字者有多麽的廣博見聞,就隻是需要識字。

    教導出一批人之後,呂哲就用這些“速成班”的人去教會更多的人。因為有拚音的存在,實際上推廣發音一致的普通話根本就沒有多大的難度,特別是那些接受教育的人本身就識字的前提下,用了大概二年的時間才培養出近四千的初級教師。

    所謂的初級教師是什麽?就是懂得拚音應用。這一批初級教師被分配到南郡各地,一般是一個裏才有一名至二名識字者,他們教育的對象是六歲到十三歲的孩童,空閑狀態也會開夜班來教導成年人。

    開夜班掃盲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朝時代就是依靠開夜班來教育成年人進行掃盲,事實也證明效果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好,但至少是有那麽一點用處。

    “我們現在有將近四萬多名的教師,他們奮鬥在鄉裏一線為帝國教育添磚加瓦,僅在過去的五年為帝國培養出至少一百四十萬的識字者。”呂哲臉上是帶著微笑,他:“四年培養出一百四十萬個識字的人,沒有什麽比這個更加了不起了!”

    當然,那一批人就隻是識字罷了,他們能看得懂大部分的通用字,並未被加強學習更深的知識,這與帝國目前的教育體係簡陋有著根本的關係。

    帝國目前的普及教育是到了什麽樣的水平?是隻推廣拚音。其它東西,比如數學也隻是九九加減乘除,更加深奧的東西嘛……實話,呂哲本身知識有限。光依靠回憶也想不起太高深的東西,哪怕是想得出來,那些知識沒有辦法形成一套嚴密且有邏輯性的係統,這樣怎麽去作為教育材料?

    任何沒有形成嚴密邏輯性的知識,特別是牽扯到科學。傳播這樣的知識,唯一下場是會帶歪一個民族未來的科技樹。科學也絕對不是跳躍性的發展,那是一整套循環漸進的發展模式,任何的科技都是牽扯到不止一門的知識,可以想象需要多少知識基礎才能在科學上取得成就。

    “是朕太心急了啊!”呂哲感歎了一句:“現在的人不知道充實邊郡意味著什麽,他們不會有那樣的覺悟。”

    會稽郡的張耳在做事,並且不能他是在胡搞瞎搞,因為是出於國策的需要在做事。他最聰明的地方還有一點,那就是一切不超過帝國的律法基礎,一條條的行政命令都是在帝國的律法基礎之上。

    呂哲知道了會稽郡在發生局部的民亂。他能夠在心裏痛罵張耳,但是任何一條行政的公文都無法處置以法辦事的張耳,甚至是會稽郡發生這樣的時候之後隻能想著擦屁股妥善解決。

    國家的改革肯定是會迎來持續不斷的陣痛,他們會在日後生活改善時轉過頭來讚美,過程中有人會罵有人會哭,不外如是。

    “陛下……”李斯斟酌一下用詞,道:“正因為他們不知道,我們才應該強力的執行。”

    呂哲最近也在思考相關的問題,如繼續使用溫和的手段進行移民,昂或是使用相對強硬的手段進行移民。

    張耳辦事不漂亮。但是他給出了答卷很光彩,三個月之內集中了十六萬的民眾,隻等待中樞派人過去既能安排著向想要移民的邊郡進行遷徙。

    恰恰是張耳僅在三個月就能集中十六萬等待被遷徙的人,呂哲才會懷疑自己之前的溫和到底對不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