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擴張的必要(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922更新時間:2020-05-27 07:46:32

    呂哲想要發展工業,一些人理所當然是要占據優勢地位,因為這些人手中有足夠的資金來跟隨發展的腳步。

    目前投入工業的資金來源大多是勳貴,第三梯次是來自民間的氏族和豪紳,但這真的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擁有底蘊的人總是能夠占到更多的先機。

    擁有底蘊的人占到先機,能怪誰?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經常是需要一個累積的過程,然而有些人累積得快,有些人累積得慢,從來都不存在什麽公平性可言,凡事的公平其實才是最大的不公平,難道讓那些辛苦積累財富的人無條件將財產進行平均分布?

    帝國不斷在向外開拓,最能發財的職業是參軍入伍,因為士兵可以保留本身繳獲的四成。這種現象造成的是隨著不斷向外擴張,軍中士卒大多是成為第一批富裕起來的人。

    帝國也在不斷建設本土,願意賣一把力氣就能找到工作,甚至是一些腦子靈活的人隻要肯多辛苦一些進行轉運販售的事業也能累積財富。

    工業的資金投入一般會很大,因此擁有屬於自己的作坊或是工廠通常不是那麽容易,帝國前期的工業發展隻能是依靠有資本的階層。其實任何一個國家發展工業,依靠的都是舊有的累積階層。

    “不要造成掠奪性的民生經濟現狀。”呂哲語氣有些低沉,他:“當然,如果掠奪是建立在非本國國民身上,朕歡迎他們去進行掠奪。”

    眾人很注意在聽,他們聽出了皇帝語氣的低沉,更加明白皇帝有在苦惱一些事情,例如讓那些想要創業但是不具備資本的人一塊參與進來。

    “創建工廠。任聘工人,其實這樣一來造成的受益者並不少。”蕭何心中暗自思量著:“任何事情想要讓所有人都滿意屬於不可能,執政班子能做的隻是盡可能地照顧更多人的利益。”

    呂哲之前有提過由國家貸款形式提供資金給予缺少資本但是想要創業的人。議題一開始就陷入困境。

    國家的錢是來自於國民的納稅,如果開放貸款該是以什麽樣的形式進行?是以有抵押模式。還是不采取抵押模式?一旦是抵押模式,能夠從國家借錢的群體可就不是那些擁有固定資產的人嗎?不采取抵押借款,該是腦殼壞到什麽程度才會進行這樣的國家貸款,國家有多少資金能揮霍?

    一個難解的問題啊,所以又繞回了先期開發者的約束上來,既是創業的時候善待工人,然後市場的次序等等。

    怎麽去進行工業開發,其實誰也沒有經驗。一切也隻能是走一步看一步,正是因為都不知道該怎麽去發展或者規劃工業,整個中樞的官員都是一種迷惘狀態,他們連怎麽去規劃工業都沒有頭緒,皇帝卻已經在思考工業產出商品的販售和使更多的人受益。

    “有條件的信用貸款可以做了。”呂哲注視著臉上茫然的臣工,道:“所謂信用,是根據納稅額度進行審核,容許根據自己的納稅值申請多少百分比多少倍的貸款。”

    蕭何立刻道:“陛下,政~府一直是財政赤字,恐怕……”

    “不。不是財政赤字。”呂哲必須扭轉蕭何對政~府經濟的看法,他:“帝國的財政支出和收入,執政府計算的隻是賦稅。沒有將礦業和對外掠奪算進去。”

    可能有點搞笑,但是之前執政府計算每年收入還真的隻是計算從民間收取了多少賦稅,賦稅包括百分之三十三的農業稅收和百分之六十七的商業稅收。除了農業稅和商業稅之外,執政府並不將其它的收入算進去,如軍隊對外擴張士兵上繳的百分之六十戰利品價值和各地國有礦業的收益。

    去年帝國的賦稅收入為二千七百六十一萬貫,比之過去幾年在總體上漲幅了百分之零點七,但是沒有被算入財政收入的軍隊戰利品繳獲粗略計算價值有一千四百萬貫,礦業產生效益更是一個能夠嚇死人的數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