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複雜情況的烏孫(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916更新時間:2020-05-27 07:46:36

    烏孫早先已經有流露出混亂的趨勢,時間流轉到了春季末尾的時候,烏孫西北部以月氏人為首的一幫人聯合了一些奴隸開始了正式的反叛。

    沒有錯,就是反叛,因為在月氏人困難的時候,是烏孫伸出了友誼之手,烏孫人收攏無處可去且狀況淒慘的一部分月氏人,並且烏孫人並沒有將那些月氏人劃分到奴隸階層去,這種狀況在烏孫……或者任何一個遊牧民族都是異常寬容的事情,然而正是烏孫人的寬容害了自己。

    月氏人原本是棲息在河套區域、鞮汗山、烏蘭山和諾水平原。這是一個曾經強大且侵略性十足的遊牧部落,他們早期在秦國孝文王嬴柱時代就是秦國西北邊的大敵,雙方不止一次是在狄道(隴西郡)周圍展開大戰。

    後期到了秦國莊襄王嬴楚時代,雙方的主戰場開始轉到陰山周圍,不過那個時候匈奴也開始壯大起來,趙國也開始注意到草原上的情勢尋求向北進行領土擴張,並且趙國也確實擴張成功,代郡北半部分其實就是趙國硬生生從草原胡人那裏搶的。

    其實在公元前二九零到公元前二四七年的這個階段,是月氏人和匈奴人拚得最激烈的時候。恰恰是月氏人和匈奴人拚得比較狠,秦國和趙國這兩個和北方草原直接接壤的戰國,雙方才能抽調兵力死拚,長平大戰就是發生在兩個國家可以無視北方威脅的背景之下。

    新晉崛起的匈奴在一開始並不是老牌草原霸主月氏人的對手,但是到了公元前二四七年的時候發生了扭轉,造成西部草原霸主爭奪戰扭轉的是月氏人的王在一次與匈奴人的大戰中被殺,此後月氏人開始轉向衰弱。

    匈奴與月氏的戰爭發生扭轉,秦國當時也沒有閑著,秦國是趁匈奴和月氏在大戰出兵奪取了陰山以南的土地。

    秦國奪下陰山以南,月氏正處於戰局不利階段自然是沒有太大的反應,事實上是月氏人連招架匈奴的力氣都沒有了,那麽月氏人哪怕是痛恨秦人乘人之危也不會選擇再開啟一條戰線。

    月氏與匈奴的西部草原霸主爭奪戰最終是以月氏人敗退逃竄落幕。月氏人的逃竄一開始逃得並不徹底,是有一部分逃回到鞮汗山和陰山。這一部分又與秦軍幹了幾仗,後麵似乎是和秦國取得諒解還是什麽,雙方承認領土邊界劃分,開了極為短暫的相安無事共處。

    匈奴人取得了西部草原的控製權事實上也消停了一段時間。他們在消化勝利果實……主要就是吞並西部草原的大部落,還有在搶來的草場上恢複在戰爭中消耗掉的牧畜數量,大概是二年左右又重新踏上了碾壓月氏人的征程。

    其實在匈奴人沒有重新出征月氏之前,月氏人內部已經分成了意見不同的兩個部分。

    一大部分月氏人是認為幹不過匈奴人,以其死撐著不如尋找遠離凶悍的匈奴人遠遠地方的新草場生活。他們也真實地將自己的想法付之行動,早早地拋下了不願意遠竄的族人踏上了向西之路,並且不打算再回到東方。

    一部分是死硬想要留在故土和匈奴人死磕的月氏人,由於大部分月氏人已經向西遷徙,留下的月氏人比較少,不管是草原上的匈奴人或是其它什麽胡人,還是秦國、趙國等等戰國,都是稱呼留下來的那部分月氏人叫月氏。

    月人其實也沒有硬挺多久,他們得知匈奴再次大肆集結草原上的牧人準備來攻打自己時,毫無意外內部再次產生矛盾。這一次的矛盾其實還是糾結在立刻死拚。或是暫時退卻修養一下再死拚上麵。這些想要暫時退卻的月氏人與前麵那些不想再回來的人不同,他們還是想著要再回到故土。

    再次意見相駁的月氏人,這一次意見不統一帶來的後果不止是分成了兩撥人,一大部分是分散四處躲藏,他們會時不時襲擊一下匈奴人,給匈奴人造成不的麻煩,但是雙方都是馬背上的民族,偷襲被發現總是會發生拚殺,一次、兩次……不知道多少次之後,這批給匈奴人找不痛快的月氏很快就被剿滅得差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