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誰掌控暴力,誰就(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894更新時間:2020-05-27 07:46:44

    從始至終,皇帝對待功臣大方那是極為有名的。●⌒,而似乎那麽多年過去了,皇帝也沒有下令處死過哪個功臣?

    一個對跟隨者大方的皇帝,心該是多麽野才會產生不服的想法?一個始終不輕易對臣工舉起屠刀的皇帝,該是瘋狂到什麽程度才會有人想要去進行招惹?特別是皇帝一開始就掌握著最終暴力,隻要是腦筋清楚的人,得到自己應得的之後,沒人會輕易尋死吧?

    “陛下肯定是有相近的意思,不然事情沒有可能拿出來進行討論。”衛翰一開始就是跟隨皇帝,最開始的時候是皇帝初始部隊的斥候官,混了十來年爬到了中郎將軍團長的位置上。他自認還是有點了解皇帝,笑嗬嗬地:“至少在鼓勵民間向外開拓上是沒有錯誤的。”

    徐誌聽著一直點頭,讚同道:“沒錯!陛下根本就不在意是誰在向外擴張,在意的是他們擴張之後能為帝國帶來好處。”

    蒙恬和呂臣不留痕跡的對視了一眼,兩人很快又將目光移開。

    回憶一下皇帝一直的主張,再看看帝國近幾年來的變化,連起初就在追隨的人都那麽想,那麽整件事情的大方向估計就真的沒有什麽錯誤了,隻會是在一些細節上出現不同。

    “很早以前就有人提過,是鼓勵軍方就地紮根。”呂臣開始有點聊的興趣了,搬來一個馬紮,又給自己抓來一串葡萄,道:“不是軍團就地發展,是鼓勵軍方退伍的一些人,讓他們在駐紮地點直接安家落戶。可惜的是不但軍方自己覺得難度大,文官集團也是跳腳。”

    蒙恬還真就不知道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好奇地問了一下經過,然後頗為錯愕地:“那個時候文官集團就和我們不對付了?”

    事情是發生在七年前了,那個時候帝國根本就沒個影子,國家還是叫“漢”,時值漢軍正在操家夥與百越諸部落火拚,似乎是剛剛殺進嶺南沒有多久?

    在漢軍殺進嶺南之前。百越已經連續遭受重創,根本就構不成什麽威脅了。漢軍對嶺南的征戰,以其最大的敵人是百越人,不如是自然環境。所幸的是參與進攻嶺南的漢軍,他們大部分是來自南方,一部分是由之前的越人……就是真的越,不是百越,由越王勾踐後裔的駱搖領著投奔,成為征伐嶺南的先鋒。

    攻下嶺南之後。總不能是光占土地不開發的吧?就有人建議讓應該退役的士兵原地生活,不過得一句大實話,士兵自己不願意不,文官也害怕自己治下人口流失參與進去。那個時候漢國還沒舉世無敵,可不能鬧騰,然後是軍方也沒有勢大到“誰惹我,我揍誰”的強勢,事情隻能是不了了之。

    “所以嘛。陛下搞出了屯田兵……現在應該叫建設兵團了。”衛翰用著吊兒郎當的語氣:“帝國不是要裁軍嗎?估計很長一段時間裏建設兵團的數量會暴增,但那隻是一個過渡的問題。所以。想要持續使用建設兵團的模式來開發想要開發的地皮,成本上與沒有裁軍根本就沒有區別。”

    的異常正確,建設兵團雖然是非戰鬥部隊,但所在建製的士兵依然需要支付軍餉,差別就是他們無法享受到戰時津貼。如果是單純為了省錢,建設兵團的規模沒有可能一直保持數量龐大。

    “我……記得比較清楚的是。帝國不缺錢啊?”呂臣有點犯迷糊,他:“陛下之所以選擇裁軍,是相信了執政府的措詞,認為軍方龐大的軍隊數量拖慢了地方建設的速度。”

    還真別,現在連一個普通平民都知道帝國在財政上的富裕程度。那是有賴於帝國一直在宣傳從哪裏和哪裏掠奪到多少財富,用這樣的宣傳來證明向外擴張的正確性。

    既然不是為了節省財政考慮而進行裁軍,那就隻能是為了解放出更多的勞動力來進行建設,問題也就重新繞了回來,不再擁有那麽多的作戰用途軍團,可是建設兵團的龐大建製對建設是好處多過於壞處的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