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漢帝國名稱的由來(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9266更新時間:2020-05-27 07:46:51

    信譽對於國家的重要性應該怎麽描述呢?可以用“無價之寶”來進行定義!

    羅馬的契約法是從希臘人那裏學來,他們獲知了契約的本意之後,開始堅定地維護契約的神聖性,認為任何不可捉摸的人性無關乎信任程度,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契約才有真正的約束性。

    羅馬人還有一個觀點,任何輕信於道德的行為都是傻瓜,亦是不能用一個人的道德好壞那評價那人是否對國家有過貢獻,哪怕是壞到骨子裏流膿的家夥一再做國家有益的事情,那麽這個壞蛋也是一名國家的英雄。

    既然羅馬人的契約精神是從希臘人那裏學到,那麽作為希臘裔創建的巴克特裏亞沒有道理不知道契約的神聖性,隻是巴克特裏亞逐漸開始懂得了一件事情,也就是自己認為重要的東西,於其他國家或是族群來不一定就那麽神聖。

    “是的,匈奴人非常野蠻,他們近乎於完全沒有開化!”阿波羅達斯也出使過東方對那裏的風土人情有過研究,他:“那是一個近些年不斷在崛起的部族,他們的破壞性極其嚴重,所過之處家破人亡和妻離子散時時刻刻都在上演。”

    巴克特裏亞對於匈奴的西遷帶有很大的警惕性……不,或許不應該是匈奴,隻能是冒頓的部族,頭曼被漢帝國釋放回去之後,宣布冒頓為匈奴最大的叛徒,是冒頓讓匈奴在黃河源頭的戰勝遭到失敗。

    另外,頭曼還向匈奴人布講話,匈奴之所以會南下是遭到了冒頓的鼓動,沒有冒頓的話,匈奴根本不可能遭受那麽嚴重的慘敗。

    頭曼得有理有據,並且還拿出之前曆史上的例子,證明匈奴與南邊的帝國(華夏)根本沒有多大的衝突,雙方甚至是在針對月氏人的戰爭中有過良好的合作。

    生慘敗的匈奴需要一個泄口,他們很清楚自己不是帝國的對手,那麽從內部尋找一個敵人就有必要了。

    頭曼的言論讓匈奴的貴族和普通人都找到了宣泄口,特別是匈奴在與東胡的戰爭中獲得勝利,再近一步證實南下的戰爭是因為冒頓的出賣才會戰敗,責任不在頭曼或是其他匈奴人身上。

    頭曼的言論也不是沒有副作用,比如匈奴人認為是冒頓的出賣才讓帝國獲取勝利,他們開始不甘心於像一條狗那樣臣服於帝國,結果是展開了襲擊。

    毫無疑問的是,那些對帝國邊郡動襲擊的匈奴部落遭到了最嚴厲的懲罰,一個又一個動對帝國邊郡襲擊的部落在匈奴王庭和帝國邊軍的剿殺中消失。

    真的是因為冒頓才讓匈奴在黃河源頭之戰給戰敗?頭曼很清楚根本就不是那麽回事,他們是在正麵戰場上被帝**隊堂堂正正地擊敗,根本就沒有什麽陰謀詭計,一切的一切都是絕對實力與實力的較量。這種失敗想要結果根本就找不到,他將戰敗的責任推給冒頓不過是一塊遮羞布。

    “那個叫冒頓的人,他的部族是出現了分裂。”米拉特斯尋思了一下,苦笑著:“這是漢帝國次采用心理戰,很顯然也得到了成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