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小夥伴們(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970更新時間:2020-05-27 07:47:00

    支付合理報酬的勞動不叫壓榨,長安的建立就是進行在這個基礎之上。

    帝國廢除徭役已經過十四年,這是一項決心非常大風險也是無比大的事情,要不是從建國之初就確定下這個決策,等待建國之後再進行,有過八成的幾率是根本就無法廢除。

    長安的建設是在大秦阿房宮打造的地基上麵,在那之前有過四十萬的民伕曾經在這裏進行徭役。阿房宮建設在一半的時候,中原生了大亂,不得不停下來將國力轉到撲滅叛亂中去。

    若是觀看阿房宮的建造圖,那將是一個方圓過八十裏的龐大宮殿林苑群,裏麵包括大量的宮殿和林苑,要是沒有呂哲建立起帝國,也會有後麵的漢帝國在那一片土地上建立一個叫上林苑的皇家莊園。

    最先從南陵出的是一些官員家屬的隊伍,那是一個龐大的車隊,連綿起來過了二十裏。他們是冒著雨出,行走的是三川郡的路線,會從函穀關進入到關中,搬到長安之後極可能需要在那裏居住三年以上了。

    對了,現在函穀關隻是作為一個地方的名稱,關隘早就在秦國被帝國的兼並之後逐年拆除,早就沒有了什麽雄關,倒是兩邊的峻嶺依然存在。

    帝國的城市,除了南陵之外,以前有城牆的是在進行拆除,沒有城牆的城市也不會再建立城牆,連帶本來的關隘也是進行拆除。

    拆除城牆的法令其實最先開始不是由呂哲來下達,是由始皇帝嬴政下達命令,可是全國將要執行的時候,始皇帝先是病倒,隨後各地出現了叛亂,也就讓拆除城牆的命令變成了空文。都還是各地混亂了,不建和加固城牆就算了,誰腦子有病自己毀壞防禦工事啊!

    目前帝國除了南陵是有城牆防禦工事,哪怕是其它四座都城也沒有了城牆,隻有皇室居住的宮城才會保留城牆的建設。

    最近有一個傳聞,那就是皇帝和文武百官之所以要移動前往長安,是因為南陵的城牆也要拆除了。

    南陵的城牆拆除其實不是那麽多人在意,近些年南陵的展度非常快,哪怕是建城之初早就畫下龐大的地皮,但隨著一再展地皮也開始顯得不夠,拆掉城牆擴展城區並不是一件壞事。

    對於南陵人來皇帝要將治理帝國的辦公場地搬到長安才是最大的壞事,南陵之所以能夠展那麽迅,不就是因為南陵是作為帝國的心髒嗎?要是沒有政治中心的這一項優勢,誰都清楚南陵沒有可能會成為一座人口兩百萬以上的巨城。

    不是沒有人想過請願,讓皇帝別將辦公場地搬到長安,官員和平民都有進行過請願,但皇帝顯然已經是打定了心思,平和的請願也就罷了,太激烈的請願著實沒人敢幹。

    自從皇帝要搬遷治所的消息傳出,南陵人就一直顯得憂心忡忡,他們的心態比較焦慮,大概是一種馬上就不再是生活在“子腳下”皇民的一種失落感。曾經在南陵隨便砸一塊磚就可能是砸到一個官的局麵估計沒了,換成了長安人就要生活在“子腳下”,換成長安隨隨便便丟塊磚頭就砸中一個官了。

    最後還是官方傳出正式的公告,是南陵並不是取消都城的地位,皇帝必然還是會再回到南陵,總算是地安慰了一下玻璃心的一些南陵人。另外,給出的公告也明確表示一點,南陵的城牆確實是要進行拆除,不但是城牆,一些區域也將進行必要的改建。

    城牆是不應該存在了,呂哲其實連將長城拆了的心都有了,後麵考慮到拆除長城的成本太大,另外長城好歹也是另一世的精神象征,才按捺下去熄滅拆長城的想法。

    其實是呂哲想多了,除非是日後帝國衰敗,出現了放棄草原的白癡統治者,不然長城絕對沒有什麽防禦工事的存在價值,那麽作為精神象征的底蘊也就不存在,倒是極為可能會成為單純的遊玩特色景區什麽的。哦,極可能連成為景區的機會都少,除非是皇帝樂意每年花錢進行修繕,不然百兒八十年之後就該自己破敗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