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謎題(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828更新時間:2020-05-27 07:47:05

    呂啟知道自己在幹什麽,也知道自己改變了什麽。他改變了帝國科技線上的一些東西,比如提前製造出了蒸汽機,但是他最感到滿足的是改變了呂議的一些思想。

    呂議會選擇清洗,無非就是存在不安全感,認為勳貴集團的強大會威脅到皇權。那是一個地地道的~朝人都會有的思想,畢竟皇權集中製在~朝足足執行了兩千多年,然後因為皇帝的寶座獨一無二又有口含憲的權柄,導致人人都想要爭搶那個寶座。

    有了蒸汽機,想必鐵路的建造會將帝國每一個行政區的距離一再拉近,比如沒有火車的話,哪怕是騎兵也要需要三個月才能抵達帝國最遙遠的邊疆,但是有了火車之後卻是能夠將世間節約到半個月之內。

    軍隊什麽樣的時間點可以抵達哪裏,這才是中央政權想要的安全感,呂啟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隻要讓呂議覺得有安全感,可以避免生很多沒必要的事情。

    其實呂啟一直都在鬱悶一點,他搞不懂呂議哪來那麽多的不安全感,第一代皇帝……也就是他們的老爹,構造出來的是一個看似勳貴強大無比,實際上是多方多麵形成製衡的國家。

    勳貴該獲得利益基本已經獲得,不排除是有勳貴想要人心不古蛇吞象,但絕大多數的勳貴絕對是最不希望國家陷入混亂的那批人,因為一旦亂了就代表利益階層又要重新洗牌,誰敢保證洗牌的過程中不會完蛋,或者是利益遭受損失?

    事實也證明的那一點,呂啟清楚的記得,登基後的呂議在進行清洗的時候,絕大多數的勳貴都是站到了皇權這邊,哪怕是勳貴階層的利益受到損害,依然也是大多數的勳貴選擇了效忠皇權,一直是到了呂議要破壞帝國憲法基礎的時候,勳貴集團才做出了激烈的反彈,但是始終並沒有引大規模的叛亂。

    沒有引大規模叛亂,一是那個時候開國的太祖還健在,雖然已經退位,但呂哲依然是這個國家空中的一道巨幕,哪怕是有大的野心,誰敢不敢輕舉妄動;第二個原因與第一個其實分不開因為太祖還在,國防軍哪怕是有將領蠢蠢欲動,可是真的不敢摻和國內的事情,他們隻能嚴格按照憲法那樣,不將矛頭指向國內,才讓呂議掌握了國內最大的暴力機構能夠占據絕對優勢,國內最大暴力機構是禁軍;第三個原因是呂議隻打擊了部分勳貴和封國的利益,新型的商人集團非但沒有遭受損失,似乎還有點賺頭。

    呂啟其實一直都想告訴呂議一點,勳貴在長久的安逸和享樂之後或許有一部分變味了,但比起勳貴來,商人才是人類公敵,特別是那些在謀求政治權益的商人,他們絕對是任何一個國家的公敵。

    帝國是繼承於上古先秦時代,貴族的教育是充滿了“封建”,其實他們的節操真的有保證,至少是在對上級階層和同級階層有著最基本的德操,更被一套規則所約束。商人是不會有節操這種東西的,他們的存在就是單純地為了追求利益,隻要有足夠的利潤他們連自己都願意出賣。

    事實情況是,呂議削弱了勳貴集團,扶持起了商人集團,但是事情沒有轉好……

    勳貴集團至少有自己的驕傲和準則,驕傲到不會去剝削平民,他們隻會與身份同等的人競爭,就好像人隻會與人競爭,卻不會特意去踩死一隻螞那樣。

    商人則不同,他們被呂議扶持起來之後,製定看似對國家很有利的政策,實際上卻是加強了對平民的剝削,然後掌握了媒體傳播主流,進行看似美好的輿論宣傳。

    後麵還是沒死的太祖進行幹預,總算是讓國家重新回到了正軌,呂議開啟了新一輪的外對擴張,打完了之後算是一種對民族和國家的贖罪,立刻退位給自己的兒子,從此除非是一些重大的儀式,不然再也沒有出現在公眾視界。

    呂啟似乎是看過一些野史,裏麵充滿了奇奇怪怪的東西,比如就有一段關於第一代皇帝罵第二代皇帝的話,是第二代皇帝是不是被“燈塔國”洗腦給洗傻了什麽的,竟然會去玩萬惡的不可控的財團資本主義,明顯就是“新時代信息戰爭中的陣亡者”什麽的,是想把帝國給玩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