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一章 禮堂遊戲(1/3)

作者:鄭景川字數:7536更新時間:2018-12-16 03:59:18

    小學二年級,林峰跟隨教書的叔叔一家人搬到了縣城。林峰父親考慮縣城教育好,讓林峰多讀讀書,將來有個出息,免得麵朝黃土背朝天務農,被人瞧不起。

    林峰到縣城後,就沒再拾撿過麥穗或別的什麽農作物,盡管林峰叔叔家北麵就是一片一片走不到頭的稻田。那時的集體活動,就是把白襯衫紮進腰帶,係著紅領巾參加學校組織的合唱演出。城鎮和鄉村真的不一樣,從發揮眼睛、雙腿、小手的作用轉移到了集中發揮嘴巴作用,看來位置真的很重要。動動嘴巴,總比太陽地下烤魷魚安閑舒適多了。

    林峰叔叔家在縣一中老師家屬房,隔著一條土路,東邊是縣一中操場。鹽堿荒灘上,大操場空闊,空茫,曠遠,一陣風起,細塵細鹽細堿升騰,如雲若霧。教師的一排排家屬房散發著書卷氣息,煙囪裏飄出的縷縷炊煙也散發著文化氣場。教師的子女受遺傳因素作用大,加之環境熏陶熏染,每年考上大學的人數多。每年暑假,林峰叔叔就會掰著手指頭細數,誰誰誰家大小子考上哪家大學了,誰誰誰家二閨女被哪個大學錄取了,誰誰誰家老三上了大專了。那時候,考上中專,畢業出來就是國家幹部。所以,住在教師家屬區,即便到了暑假,林峰思想也相當有壓力,豈是白住的。壓力是林峰自己給的,林峰父母親並沒有多說過什麽,沒有過多要求過什麽。林峰叔叔也是個不愛說教的人,對林峰隻在學習方法上偶爾聊幾句,並沒給林峰過多壓力。林峰想著自己將來也會成為老師們暑期的談資,緊迫感就襲滿心頭。於是,就跟著收音機學陳琳英語,在南邊小屋頭懸梁錐刺股,大涼水擊頭,泡腳,提神。牢記“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師訓,把老師刻的油印篇子做了一遍又一遍。

    其實,學子們都在擔心別人的議論和眼球,更實質地,讀書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也有老誰家的小誰到哪哪哪去複課了,也有老誰家的小誰複課三年,上了某某礦業大學之類的消息。消息都是用來勵誌的,物理老師說得好,不吃包子也要爭口氣。林峰記得老家村裏有個學生,在一中上學複了五年課,最終考上大學,真是苦心人天不負。第五年複課時,一副未老先衰的樣子,一開始走進教室,複課所在班級的學生們都以為他是代課老師。

    教師家屬房南邊就是縣一中的大禮堂,紅磚高牆,白瓦尖頂,窗口沒一塊玻璃,麻雀出入自由。從大禮堂外的小路望過去,隱約能看到文革時白粉刷在紅牆上的標語字跡,已模糊連不成句。這些殘存的文字肢體,散發著引人思考的曆史氣息。裏麵有沒有搞過批鬥大會,有沒有浪漫的愛情故事,就不得而知了。大禮堂後來成了一中師生買飯的地方,還有一個學生工廠,據說有高年級的學生在這裏纏繞電機。學校偶爾也在大禮堂裏組織大會,或在節日舉辦節目演出。林峰依稀記得上高中時,班主任兼數學老師李老師的一曲《春姑娘》清唱,曾在學生群裏火爆一時。

    海浪搖動著美麗的珊瑚島

    春姑娘唱著歌兒走來了

    送走了凍地

    揮醒了雲天

    吹開了桃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