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0107章 妙玉(1/3)

作者:軒樟字數:8924更新時間:2020-05-30 23:23:29

    不出數日,大軍行至柵門。

    明代自今遼寧開原至鳳凰城附近修有邊牆,通稱為邊,其出入之門稱之為邊門。清朝順治、康熙年間大致又沿舊跡進行了整修,插柳成牆,稱為柳條邊。鳳凰城柵門在今遼寧鳳城縣南0裏,距離鴨綠江90裏處,當地人稱為架子門,朝鮮人稱為柵門,是中朝交通要道,朝鮮使團由此進入中國。

    在朝鮮使團出使時,由於擔心運送方物歲幣的馬匹在義州和柵門之間有傷亡,所以帶了許多空馬以備替換。於是,一些使行人員及兵丁、馬夫便用空馬運載一些物品到柵門進行交易。當朝鮮使團由北京返回時,在中國境內向來由“攔頭”運送使團的行李、物資和清廷回賜品,專其雇運之利,到鳳凰城出柵門後,始由朝鮮方麵派出“延卜馬”接替。康熙朝初年開始,朝鮮商人勾結清朝官員,在途中拖延時間,使物資載運“故為遲滯”,待使者官員們出柵回國後,利用義州送延卜馬的機會,挾帶大批銀貨,“為市於柵門”,“任情買賣而歸”,此為“柵門後市”。到乾隆二十年(1755年)得到了中朝兩國政府的正式認可,並定出貿易品目,實行嚴格的貿易監督,此地便成為中朝貿易的重要據點。

    柵門後市的主要交易品,清朝為綢緞、白布、藥材、寶石、眼鏡和文具,李朝為人參、銀子、紙張、絲綢、夏布和毛皮類等。盡管柵門後市的交易形式為中朝兩國政府所認可,具有合法性,但是對交易物品的限製卻非常嚴格,如米穀、銅錢和鐵器等則為禁止貿易的物品,違者將受到兩國政府的嚴懲。

    隻見兩個人,一老一的跪在地上。旁邊圍著清朝和朝鮮的官員士兵,共計百人。

    “斬!”一名朝鮮模樣的官吏大聲下令。

    噗!一個老者的人頭飛出去老遠。

    一個年輕人哭的肝腸寸斷的跪在地上。旁邊的人雖然同情他,卻沒有人敢出聲。

    “斬!”那名朝鮮官員再次下令,戴著朝鮮特有的黑色高帽的年輕人被按在地上,就等著刀斧手手起刀落了。

    “慢!”廠科遠遠的瞧見了,讓完巴圖去看看究竟,自從當了大官,廠科這愛管閑事的毛病尤為突出。要不然他都沒有辦法體會這正三品大員的威風之處。

    清楚服裝的大官吏和兵丁們,一見到,黃色的五爪龍旗,嚇得跪下一片。

    朝鮮官員們普遍比清朝的官員等級要地,因為是藩屬國,就連朝鮮的王上,在清朝的朝廷眼中也隻不過是一個藩王而已。他們看見清朝官員們都跪下了,知道是來了大官,忙停止行刑,跟著跪下。

    完巴圖策馬上前,“欽差大人問你們是怎麽回事?”

    那為首的中國官員是一個正七品的把總,看見完巴圖穿著正六品的官服,連忙跪下稟報,“回大人的話,這對朝鮮父子,在交易的物品中私藏了虎皮,這是違禁物品,他們朝鮮的門吏在執行刑法,按照雙方的邊貿協議,發現了有私藏違禁物品,是要處以極刑的。”

    由於是過關,廠科帶著文碧霞和四老一道過關的,廠科有心在美女麵前賣弄官威,衝著完巴圖微微的點個頭。

    完巴圖當即會意,“將這人放了,我家大人要親自審問。”

    那一眾朝鮮官員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是朝鮮人的事情,這清朝大官這是要幹什麽呢?

    那門吏弱弱的跪著問道,“這是照章辦事,是按照朝鮮和大清規定的邊貿規矩在執行典刑,不知道,有什麽不妥之處?”

    完巴圖聽那人竟然會中國話,嘿嘿一笑,吼道,“我家大人是去見你們朝鮮藩王的,大人什麽就是什麽,輪到你來問話?快把人放了!”

    那門吏差點嚇得癱軟在地上,不要是像廠科這種的大官,即使是一般的邊境官,比朝鮮人也是要高一個檔次的,這個年代的棒子國是又窮又弱,從明朝開始就是中國的兒子國,從屬地位依舊根深蒂固的根植在心裏了,哪裏敢再問,向手下發令,將那年輕人放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