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五十三章 吏治和公務員考試(1/3)

作者:雨天下雨字數:7926更新時間:2020-05-31 01:02:49

    &l;div lass="adread"&g;&l;srip&g;sh_read();&l;/srip&g;    隨著時間的過去,奉軍依舊在大西南地區打著仗,然而在國內的其他地區已經陷入了平靜,然後在奉軍的槍口支持下,開始進行各種政治上以及經濟上的改革,最為明顯的就是稅務體製的改革了。…,

    而除了稅務體製的改革外,1909年秋,隨著大局逐漸明朗,趙東雲也能夠騰出手來整頓吏治了。

    目前的蘇係,甚至可以整個北洋體係,它並不是重頭建立的,而是繼承了大量前清的軍事、政治資源。

    比如現在蘇係的官員群體,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前清的官員,很多前清的地方官員,比如知縣、知府們都是得到了留任,北洋取代了北洋後,官員的變動主要集中在高層上,然而在中下層官員,也就是大量的地方官員基本上都是留用的前清官員。

    而前清的吏治有多壞就不了,蘇係全盤接手過來後,趙東雲早兩年為了維持統治區的穩定,一般而言都是不會對地方政府進行太大的變動。

    然而隨著奉軍已經掌控了全國的局勢,徹底統一已經是指日可待,趙東雲也是開始著手整頓吏治了。

    整頓吏治,也許人們會以為就是抓幾個貪官之類的,然而這樣隻治標不治本,根本不可能從根本上扭轉官員貪腐、無能的局麵。

    所以趙東雲為此是準備了一整套的方案,而這一套方案裏第一項就是開啟‘公務員考試’。

    自從前清把科舉停掉以後,無數的讀書人都是失去了奔頭,從而導致大量的年輕士子轉向革命,可以停掉科舉乃是前清滅亡的一大重要原因。

    為了重新拉攏士子們支持自己,趙東雲早就想要搞公務員考試了。

    公務員考試,其實也可以是另外一種方式的科舉,隻是考試的內容變了而已。

    隨著居仁堂正式公布將在八月份進行第一次全國範圍內的公務員考試後,其造成的轟動不下於年初段祺瑞北上京師任職。

    一大群人批判趙東雲搞出來的這個公務員考試乃是重複科舉的老路,這是一種倒退,然而更多的人則是舉手稱讚,尤其是那些想要進入仕途而無門路的學子們。

    自從前清停掉科舉後,沒有了正式進入官場的途徑,隻能是依靠舉薦,而舉薦這東西是不太靠譜的,和個人的機遇有極大的關係,而且也非常容易造成任人唯親,一個人發達了,他的同鄉、親戚就全都跑過來投靠然後試圖謀取一官半職了。

    這兩年的蘇係也是這樣,尤其是中高層的職位基本都是靠舉薦,招攬,沒有一條正式的途徑然士子們進入官場。

    現在公務員考試公布後,盡管公布的公務員考試章程裏不考文章經義,隻考格物、經濟等科目,但是這些考試內容對於清末民初時代的學子們而言已經不陌生。

    實際上早在前清時代科舉正式停止之前,就已經不再考文章經義,而是轉考格物經濟外交等學科,也就是所謂的經濟特科。

    雖然靠的內容學子們已經不陌生,但是公務員考試裏宣布招收的人數卻是超乎了人們的想象之外,因為首批公務員考試將會在所有省份同時開考,而首批錄取的人數初定為兩千人。

    這可是兩千人啊,不是兩百也不是二十,在曆朝曆代的科舉考試裏頭,少則錄取進士數十人,多也不過三四百而已,根本就沒有出現過一次性錄取兩千人的例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