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零二章 流言(1/3)

作者:Loeva字數:8102更新時間:2020-06-01 10:06:32

    流言一開始是從石明倫這樁婚事傳起的。

    石明倫被賜婚,對象是薑家旁枝孤女,這件事讓不少人覺得驚訝。雖然石明倫表現得很是歡喜,對外起,隻對這門婚事心滿意足,也有人聽了薑融君長年隨龔樂林在錦東任上,極有可能事先是與石明倫相識的,兩人兩情相悅,石明倫又立有大功,求了太後恩典才得償所願,然而,石太太之前對石明倫與清河縣主的婚事很有把握,雖不敢直是哪一位貴女,言談間卻多少透了些口風出來,明明過是一位宗室裏的金枝玉葉,忽然換成了薑氏女,石太太見外人時,表情也有不見得有多歡喜,事情就有些古怪了。

    甚至有些人事先就聽過準信,知道太後有意賜婚給石明倫的,明明是清河縣主,如今臨陣換將,自然有無數流言蜚語。

    不過開始的時候,人們倒沒清河縣主什麽不好的話,畢竟這位縣主平日很是低調,不怎麽出門交際,除了她是溫郡王遺腹女,很受太後寵愛這兩點以外,外人對她的了解就不多了。若太後有意賜婚宗室貴女給石明倫,頭一個自然會想到她身上,旁人並不覺得出奇。因此大部分人議論的,不外乎三點:一是石明倫恃功求賜婚,婉拒了太後與皇帝看好的婚配對象,是不是有些不識抬舉了?二是石明倫甘冒違旨之險,也要求娶薑融君,莫非與她早有私情?連帶的龔樂林治家之能也受到了質疑。因為薑融君是寄住在他家裏的,若與石明倫有了私情,不是龔樂林明知不妥而縱容,就是他無能到沒有發現;至於第三點,則是薑家先出了一位太後,一位太妃,一位郡王妃,如今又有了一個女兒要嫁給手握實權的武將,聽聞薑家幾位老爺還馬上就要升遷,進入中樞了。薑家勢力未免太大了吧?再這樣下去。隻怕又是一個羅家。

    議論這三點的人,各有各的來曆、立場,石明倫本人不在乎第一點,反正隻要太後與皇帝不會誤會他就夠了;而龔樂林雖然對第二點有些惱火。但他心知那是自己在朝中的政敵有意為之。隻要想到好辦法反擊回去就好。至於那些附和的三姑六婆,他壓根兒就沒放在心上;不過薑家卻對第三點很是驚慌失措,由於青雲親自上門去。借著替太後傳話的名義,敲打了薑大太太幾句,如今薑大太太就如同驚弓之鳥,恨不得把那些閑話的人的嘴都堵上,又急忙忙地進宮向太後表忠心。

    太後安撫了她幾句,指點了她幾個避嫌的法子,但無一例外地會對薑家長房的利益有所影響,比如給剩下幾個未定親的孩子選擇門當戶對卻不顯山不露水的聯姻對象等等,薑大太太有些不甘心,又不敢將太後的話當成耳旁風,更憂慮著丈夫進京入中樞的計劃不能實現,還不知會如何責怪她無能,等等,最後隻答應會回去跟薑大老爺商量,卻什麽都沒有應允。

    太後見狀,心中暗歎一聲,卻也隻能由得她去了。長房不同於二房,並不是她的血親,不過是隔了房頭的堂兄,他們不願意,難道她還能命令他們順從不成?她能提醒到這個份上,已經是仁至義盡了,若他們還要往火坑裏跳,將來出事時,也就怪不得她沒有伸出援手。

    薑大太太答應會和薑五太太合力操辦薑融君的婚事,就匆匆辭出宮去了。青雲從內殿出來,見太後一臉黯然,便安慰道:“母後別擔心了,七舅馬上就要進京,還有另外幾位堂舅,也未必不是明理之人,薑家就算沒了大舅舅,也不會就此敗落下去的。”

    太後苦笑:“我不是擔心這個,隻是覺得意弄人。若當初我們二房沒有行差踏錯,帶壞了薑家風氣,薑家今日也不會是這個樣子。先帝在時,雖然二房行事不妥,卻也沒敢囂張到哪裏去,不過是楚王太妃有意提攜,他們也就順水推舟地幫她做事以謀取權勢罷了,否則先帝早就不容薑家了。如今皇上登位,二房敗落下去,長房反而抖了起來。他們畢竟與我隔了一層,雖然名義上是我娘家人,可實際上,別皇上,就連我也不敢十分信任他們呢!可誰叫他們姓薑呢?外人見了他們,隻會想到他們是我的娘家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