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46章 春天來了(1/3)

作者:楊門狂少字數:6502更新時間:2020-06-03 07:15:15

    雲州醫學院的創建是一個劃時代的壯舉,隨著眾多新生事物如雨後春筍搬的冒出來,大唐開始在科技方麵走向了新的起點。``

    而楊崢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駕馭全軍和全力開發塞外省這兩件事情上了。

    各軍區嚴格遵照楊崢的指令,邊境地區堅守城池,腹地地區則大力發展軍隊建設,尤其是特種戰隊的培養,各軍區搞得非常的出色,原刀鋒縱隊的特戰隊隊員被調到各軍區擔任教官,這使得楊崢的先進軍事理論得到了很好的推廣。

    與此同時,隨著春的到來,草原上開墾出了上萬畝的土地,大漠土地雖然土質並不好,不過由於有空間泉水,在種植作物方麵依然不可視。

    朝廷撥下了大豆、麥等種子,除了朝廷提供的種子之外,楊崢空間裏拿出來的種子更是不少。

    最先下土的還是玉米,楊崢從郭村帶來了一百多斤玉米,分配給願意種玉米的老百姓之後,大家嚴格按照楊崢傳授的技術一顆不剩的全部點了下去,雖然種子有點少,不過還是種了將近0畝地。楊崢自己也種了兩畝,讓下人們不間斷的看護著。不出意外的話,今年過後,整個塞外省、雲中郡都將有玉米種了。

    這些玉米種子也沒有令人失望,兩之後,便破土而出了。翠綠的玉米苗在微風中迎風起舞,這給了百姓們巨大的鼓舞,紛紛把各家的玉米地當神仙一樣供了起來。楊崢早就了玉米的畝產量,這讓這些百姓堅定了信念。定期澆水、施肥、鬆土、拔草,這些活兒都一樣不落。現在氣候穩定。日照時間也越來越長,玉米的生長非常正常。唯一不正常的是它們長得太快了。

    由於擔心風大,楊崢又從空間裏移出來許多大樹,然後命部隊移栽了在風口上,形成了一排排防風林,草原太寬了,足足消耗了楊崢十幾萬棵大樹,才勉強攔住了幾個大的風口。不然這種玉米一旦長起玉米杆來,肯定會被刮得東倒西歪不可,那樣就影響產量了。

    而土豆也被楊崢帶了兩百多斤過來。這些土豆被按照牙口切成塊兒,然後埋進了地裏,土豆基本上是一次性施肥,這個時代又沒有複合肥,所以在土豆下種的時候,就要把大量的農家肥和土豆種一起下地,農家肥後勁十足,在土豆的生長期內還是能起到很大作用的。

    幾之後,土豆苗也鑽出了土地。由於農家肥的作用,土豆苗的綠色素非常濃,讓人看了更是欣喜。這些土豆隻需要在掛果的時候起壟即可,這樣既是為了提高產量。也是為了預防太陽將土豆曬成綠色。

    土豆是長壽食品,澱粉含量高,有利於改善百姓的體質。而且不需要太多的時間來照看。事半功倍,是典型的好作物。

    種完了這兩樣作物之後。接下來,百姓們才將大豆、春麥也都種了下去。這些作物還是雲中郡的人們種得多些。塞外省的百姓和突厥等民族根本就沒什麽興趣種這些玩意兒,他們在種好了玉米和土豆之後,就開始去放羊、放牛去了,因為產量不高的東西,他們不感興趣。不過有了空間靈泉的澆灌,這些原本產量不高的作物,也能提高一大截,楊崢暗想等以後沒有種這兩樣作物的人看到別人的產量高,估計馬上就會後悔,來年就會跟進了。慢慢來吧,誰讓這些遊牧名族不習慣農耕生活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