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章抱丹(1/2)

作者:中原五百字數:4444更新時間:2020-06-03 14:38:00

    李誌常自生下來就成了孤兒,族裏人嫌他生下來就克死了父母,便不想養他。恰好他師傅——一個老道士經過這裏,也不知怎麽想的,將他帶走。老道似乎和他族中一些老人認識,也沒受到什麽麻煩。道士也不知年齡多大,李誌常自卻聽他過很多的民國往事,都是老道親身經曆,道士年輕時候在外邊闖蕩,後來他師兄沒有收徒,才不得不回來武當山繼承道統,那時正是改革開放。

    而後道士便一直住在武當山上,教導李誌常。據道士他這一門派大約是元末之際從終南山傳下來的內家拳分支,從道家教派分來應分屬全真龍門派,十幾代下來一直人丁不旺,十年前老道去後,已經隻剩下他孤身一人。

    經曆過晚清民國最後的餘暉,內家拳如今早已式微,當年程廷華的八卦掌練到登峰造極還不是被亂槍打死,不過為了不使祖師傳承斷絕,李誌常自幼被師傅嚴格要求,就開始習練門內的內家拳。

    自一代宗師孫祿堂參武當、訪少林、采形意、和八卦、證太極之後,這百十年來武林中的門戶之見漸漸消弭,加上現代信息發達,是以李誌常一身所學倒是融匯了百家之長。可惜當今之世金錢至上,李誌常武功造詣之絕已經冠絕當代、睥睨群雄,仍然毫無用處。

    隻因他門中隻有他一人,不像其他內家門派門徒眾多,大家相互幫襯大都混得風生水起,轉型成功,成為社會名流。他本來也有心與時俱進,靠著這門中祖產、千年傳承努力發展什麽文化產業,響應國家號召,爭取早日為國家gdp作出貢獻。可惜他自幼入道、不喜俗務,在收了幾個門外弟子(所謂門外弟子,即是不得真傳)不甚其煩後,又歸隱山中。做了名副其實的真道士。

    內家拳拳藥不分家,如黃飛鴻這般武功不錯之餘,醫術也不差,因為內家拳術到了一定境界,對身體了解深入微豪,學起醫術事半功倍。數年下來他心思沉澱,拳術卻是逐漸精深,對人體認識愈加深刻,促使得醫術大為長進。

    武當山自古以來多有貴人造訪,在一次不心救了一位貴人命後,之後名聲漸長,在那位貴人提攜下為許多達官巨賈看病,可謂一時間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不知不覺反而步入了社會上流,年紀輕輕便進入了道教協會,卻是他師傅當年也沒達到的成就。

    經過紅塵洗煉,李誌常愈加覺得世事索然無味、名利富貴更是過眼煙雲,反而隱隱領悟到‘不在此間、不在彼間、不在中流’的道理。功夫愈加突飛猛進,竟而在近年自然而然將渾身氣血練得“隨心所欲、變化無常”。隻需經過百日死關便可抱丹成功,踏入那不知名的境界,從此進軍無上道,有了揭破生死奧秘的資格。隻是他雖然有了抱丹資格,但這百日死觀既然號稱死關,自然十分艱難,前人有一句“萬劫陰靈難入聖”可謂道盡此種滋味。

    自開派以來,門中無一人達到李誌常如今境界,前路到底如何他也無從知曉。而如今末武之世也難以找到人交流,李誌常隻好憑借冥冥中感覺,處理完俗事後,調節好心情,便一身竹杖芒鞋半年間踏遍三山五嶽。這一路上感悟山河地理、日月星辰,合四時而禦六氣,不知不覺把握到地人三位一體的精神境界。這日來到終南山,他心血來潮,心知機緣就在此間。便在險峰之間尋到一處石洞。用巨石封閉洞口後,便開始坐死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