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章八思巴(1/3)

作者:中原五百字數:6688更新時間:2020-06-03 14:41:40

    ps:  感謝兩點間一點紅 的100*賞和骨刀的打賞

    大都自十多年前便被忽必烈潛心經營,如今已成當世第一雄城,因為大元國力強大,而蒙古人又富有下,色目人、漢人中的商賈大都來大都做生意。大都如今早已取代了蒙古舊都——和林,成為如今大元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當年蒙哥掌權時,忽必烈就經略漢地,忽必烈在這段時間內任用了大批漢族幕僚和儒士,如劉秉忠、許衡、姚樞、郝經、張文謙、竇默、趙璧等等,並提出了“行漢法”的主張。儒士元好問和張德輝還請求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師”的稱號,忽必烈悅而受之。忽必烈尊崇儒學,有大儒讚之“聖度優宏,開白炳烺,好儒術,喜衣冠,崇禮讓。”忽必烈恢複漢製,重用漢臣,北方漢儒紛紛投效,文風萃然雖不及江南,可是北方大儒事遼事金,於經世致用一道頗有心得。忽必烈重視漢化,尊奉孔家,如今北方的孔子後人都得到優待,為元朝鼓吹。大元國號也是取《易經》“至哉坤元”之義。

    即便忽必烈多番努力,漢人地位在北地仍舊低下,即使如漢人大將史澤這般重臣,也曾被蒙古一般的貴族看不起,並且多番辱罵。這也是忽必烈有意為之了,蒙古人視地山河為牧場,忽必烈雖然重用漢法,也是為了更好的占據這萬裏山河。

    黃昏時候,李誌常步入大都,眼中繁華一片。大元又蒸蒸日上。落在李誌常眼中無異於塚中枯骨。他後日有一場約會。手上無事,提前來到大都,也想見識一下蒙元大都究竟是如何氣魄。

    在人群中左右穿梭,李誌常在這裏閑逛,隻見到前麵一群閑漢正在毆打一個身披袈裟的和尚,佛道不相謀,李誌常也不想管這閑事,不過走得近時。李誌常發現這身披袈裟的和尚還挽了個道髻,十分怪異,李誌常瞧得好笑,走上前去,三拳兩腳將這些閑漢打跑。

    怪異和尚口中夾雜不清幾句無量尊和阿彌佗佛,不倫不類,好笑之極。李誌常細紋他為何如此,這和尚回道他叫朱餘老,本是全真道士,隻因為全真教和八思巴在禦前鬥法失敗。從上到下都被剃了光頭。朱餘老也不例外,他分在前邊一處道觀。被剃了光頭後,道觀也改為寺廟。隻因他這裏偏僻,也無人來管,過了一年半載,頭發長長,又挽了道髻。

    也可以是身兼佛道兩家之長,他年紀又大,不事生產,這裏沒什麽香火,隻得將廟裏的田產租憑出去,聊以度日,不過他一個糟老頭子,自然被周圍潑皮欺負。李誌常聽了之後好氣又好笑,他當年在現代時候,師父逝去後,孤守道觀,若非他一身好武藝,也不知道會不會被欺負。

    朱餘老得蒙李誌常搭救,便請李誌常入了寺廟,好生招待一番。李誌常反正也沒在大都落腳的地方,便在這裏休息。這裏地處僻靜,少有人來,也不擔心有人打擾。不過如今崇佛抑道,他這道士打扮確實顯眼,容易招惹是非。不過李誌常對於這些也渾不在意,他興之所起,即便帝王將相也等閑視之,哪管得那麽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