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5 挑動心底最不能觸摸的(3/3)

作者:臧福生字數:6476更新時間:2022-06-22 13:01:22

    西省的醫療團隊,總體來說素質還是可以的,周邊幾個新西蘭還有蒙內一部分的患者,幾十年來撐起了這個西北的一枝花。

    但目前也到瓶頸了,頂級的醫生挖不來,自己又留不住頂級的醫生。比如一個合格的心外主刀,最少要有一萬多台的心髒手術履曆,才能算一個成熟合格的心外主刀。

    就算是一天三台手術,也最少要十年的時間,實際工作中,這種狀態根本滿足不了,所以一個成熟的心外醫生,往往培養起就在十五到二十年左右。

    一旦這個成熟的醫生,被挖走以後,這個醫院甚至心外科都無法在正常工作,甚至都會出現直接斷層。

    但,這玩意怎麽說呢,拋開義務、責任、還有什麽情懷。說白了,其實就是平台的成長已經追不上醫生的腳步了。

    而茶素醫院的特別之處就是在於,資金不靠上級撥,就這一點,就已經很是不一般了。吃人飯端人碗,你花人家錢,就得聽人家話。

    比如茶素醫院現在要是靠茶素政府或者鳥市撥款,張凡能這麽超然嗎,肯定不行。

    一台手術,徹底讓西省普外界看到了什麽是差距,什麽是頂級。而且不光是技術方麵的讓他們傻眼,當手術結束的時候,趙燕芳直接在大屏幕放出了患者術前術中術後的體征變化。

    一條條的曲線,直接就數據化了,而且從以前很多的手術中總結出來的術後治療,更是精準的確定出患者未來術後的治療方案。

    看著大屏幕上的數據,想想手術台上的操作,幾乎可以說,一台手術結束,總算可以好好說話了。西省的院長醫生們,雖然臉色不好,但現在可以坐下來好好說話了。

    張凡也不客氣,現在也不用客氣了。

    看到差距,仍舊一臉高傲的話,不是自負,而是腦子瓦塔了。

    “國家的需要,我們計劃,從基因-分子-細胞、組織-器官-係統、個體-環境-社會建立核心知識體係,為國家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和創新潛能的多學科交叉複合型醫學頂級人才。

    這不是一個醫院,也不是一個地區能做到的。我們將秉承小而精、全而優的原則,每年每月進行定期醫生的針對性培訓。培訓點就茶素,做為特別核心區,我們希望貴院能派出三十五歲以下在普外有一定建樹的醫生前往茶素進行一定輪次的培訓合作。

    這裏的人員不是固定的,淘汰製。西省醫療,我覺得隻有普外還有一戰之力,我不希望幾個輪次的培訓下來,西省醫療全軍覆沒。

    說句不好聽的話,你們的輝煌已經沒落了,到底還能不能成,到底是不是我小瞧了你們,請於11月之前到茶素報道,我在茶素等待你們。

    未來十幾年,你們能不能參與到國家醫療的頂尖計劃,我將拭目以待!”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