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八章(1/3)

作者:張曦字數:8368更新時間:2020-07-04 22:12:32

    水仙史話

    水仙:王朝《拾遺記·洞庭山》:“屈原以忠見斥,隱於沅湖,披蓁茹草,混同禽獸,不交世務,采柏葉以合桂膏,用養心神,被王逼逐,乃赴清冷之水,楚人思慕,謂之水仙”。

    洛神:傳說中的洛水女神,其名叫“宓妃”、“雒嬪”。五代蜀杜光庭《墉城集仙記》卷五稱:“洛川宓妃,宓犧氏之女也,得道為水仙,……震蒙氏女者,亦曰奇相氏,得黃帝玄珠之要而為水仙”。後人以曹植《洛神賦》述其形體姿態之美為典故比喻水仙花。

    玉清:南朝梁陶弘景《水仙賦》:“迎九玄於金闕,謁三素於玉清”。明袁宏道《瓶史·九使命》:“水仙神骨清絕,纖女之梁玉清也”。

    淩波仙子:荷花、水仙花的別稱。淩波:行於水波之上;形容女子步履輕盈。曹植《洛神賦》:“淩波微步,羅襪生塵”。明唐寅《詠蓮花》:“淩波仙子門新裝,七竅虛心吐異香”。宋黃庭堅《水仙花》:“淩波仙子生塵襪,水上盈盈步微月”。

    雅蒜:明嘉靖文震亨《長物誌》引宋寶慶《太平清話》:“馮夷服花八石,得為水仙,其名最雅,六朝人乃呼為雅蒜,大可軒渠”。

    天蔥:宋淳化趙湘《南陽詩注》:“此花外白中黃、香美如仙,莖幹虛通如蔥,本生武當山穀間,土人謂之天蔥”。

    金盞銀台: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四:“楊誠齊(萬裏)雲:世以水仙為金盞銀台。蓋單葉者,其中真有一酒盞,深黃而金色”。宋周師厚《洛陽花木記》:“水仙生下濕地,根似蒜頭,外有薄赤皮,冬生葉如萱草,色綠如厚,春初於葉中抽一莖,莖頭開花數朵,大如簪頭,色白圓如酒杯,上有五尖,中承黃心,宛如盞樣,故有金盞銀台之名”。亦作“金杯銀台”。宋辛棄疾稼軒詞《賀新郎·賦水仙》:“弦斷招魂無人賦,但金杯的白樂銀台潤”。

    玉玲瓏:宋司馬光《其日雨中聞姚黃開》詩:“雨後來花更濃,前時已見玉玲瓏”。此指牡丹,元劉秉忠《江邊梅樹》詩:“素豔乍開珠蓓蕾,暗香微度玉玲瓏”。此指梅花,亦指水仙。宋吳文英《燕歸梁·書水仙扇》詞:“白玉搔頭墜髻鬆,和春帶出芳。為分弱水洗塵紅,低回金叵羅,約略玉玲瓏”。此指“千葉水仙”。

    姚女花:宋《內觀日疏》:“姚姥住長離橋,十一月半大寒,夢觀星墜於地,化為水仙花一,甚香美,摘食之,覺而產一女,長而令淑有文,因以名焉,觀星即女史,在天柱下。故迄今水仙花名女史花,又名姚女花。

    玉霄:傳說中天帝、神仙的居處。語出唐常建《古意》詩之二:“玉霄九重閉,金鎖夜不開”。宋許仲企《水仙花》詩:“芳苞茁水仙,闕名為玉霄”。此指“千葉水仙”尚未命名,以稱玉霄。

    玉芽:《群英類選·漁樵記·翦彩為花》:“香膩水仙花,翠帶凝妝露玉芽”。此指水仙花苞。

    儷蘭:明都《三餘帖》:“和氣旁薄,陰陽得理,則配玄即今水仙花也。一名儷蘭,一曰女星,散為配玄”。

    雅客:元程《三柳軒雜識》:“以水仙在花史上列是風雅之客,而推崇為雅客”。

    詩畫裏的水仙

    宋代的詩人中,寫水仙最多的,是黃庭堅,寫水仙出色的,也是黃庭堅,水仙的美妙和特質,在他的詩中都能體會到。他有兩首吟水仙的七絕,以通俗的言辭很形象地寫出了水仙的特點。第一首:“淤泥解作白蓮藕,糞壞能開黃玉花。可惜國香天不管,隨緣流落小民家”。水仙能在普通環境中生長,生命力強,雖有國色天香之姿,卻沒有高貴的架子,被普通百姓親近喜歡,是很自然的事情。第二首:“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暗香已壓荼蘼倒,隻此寒梅無好枝”。隻需一盆清水,水仙便可以將自己的生命綻放的過程美妙地展現,其形色,其幽香,在百花園中自可稱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