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1章 理念(1/2)

作者:東方勝字數:4546更新時間:2024-04-13 00:00:36

    拍電影和照相用的膠片一秒種24格,傳統一部電影90分鍾,一格膠片寬度大概3cm,一個拷貝長度大概4萬米,一般一個拷貝分5盒裝,每盒7000米左右。

    而拍攝電影的高清膠片和專業攝像用的膠片,此時都是要進口的。就買進口膠片成本而言,拍攝一部電影和電視劇的成本價格昂貴。

    相比買進口膠片的價格,其他的演員補助和夥食費,在拍攝電影的成本裏麵簡直不值一提,《少林寺》這部電影在張導執鏡頭之前,就花了40萬人民幣將片子拍攝了出來,不過效果嗎,張導看過之後,決定將40萬的成果全部作廢,然後請了李連傑和北京武術隊重新拍攝。

    現在宋賢手上,雖然沒有40萬人民幣這麽多錢,隻有七萬五千塊,而且同時開兩部戲,不過都好在用了新型的數碼攝影機,省去了電影電視成本中最貴的購買膠片這一節。

    七萬五千塊的拍攝資金,拿來支付拍攝電影成本的話也就是補助和吃飯費用,能支撐一百多天四個月左右。

    現在五月份電影開拍,宋賢還等著在夏季檔《精武英雄》上映後給自己賺回來票房分成呢。

    在宋賢的理念中,電影電視劇沒必要像是《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這種大製作搞什麽精雕細琢一拍幾年時間。差不多就得了。

    作為小型集體企業的掌舵人,宋賢得控製成本啊,央視的那些大導演們才有機會以不差錢和不差時間的姿態去拍電影。咱新科影視小門小戶的,天然不存在這個條件。

    宋賢拍攝電影的理念就是,當年投拍,當年上映,當年回籠資金。用專業術語來講,就是打他一個短平快。

    這樣春季拍攝夏季上映,還能趕在《少林寺》之前,作為新派武俠的開山之作讓《精武英雄》和全國觀眾們見麵,到時候自己比李連傑在國內成名還早,他們要老老實實的叫自己前輩了。

    《精武英雄》開機晚一些,也沒搞什麽開機儀式,大家吃了一頓飯就算開機儀式了,劇本早就發了下去,除了宋賢和兩個女友之外的角色,大部分都是誰來都差不多的——反正大部分都是被陳真要打的鬼子,小部分是精武門的武師們,落到武術隊出身的演員們身上,區別都不大。

    至少在宋賢看來是這樣,裏麵三個比較重要的配角,也就是霍恩庭、藤田剛、船越文夫的三個角色,算是戲份比較多的配角。這三個戲份分別給了遼寧武術隊的教練和山東武術隊的兩個年輕的學員。

    其中山東武術隊飾演藤田剛的高大學員身高兩米一,不愧是山東大漢,很有當年八路軍中呂俊生的影子。宋賢問了一下名字,是自己本家,叫宋大海。

    這名字也沒問題,山東三麵環海,山東人叫大海很正常。

    人員到齊分配了角色之後,宋賢就多次找來三個主要的配角,商量打戲的拍攝問題。

    對於打戲中隨時可能會受傷,大家也都明白並且理解,其實武術隊,訓練中更容易受傷,練武之人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哪有不受傷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