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勸諫(1/3)

作者:公子許字數:5606更新時間:2021-05-11 02:37:04

    東征大軍的主帥雖然是李績,明麵上支持東宮,可李績畢竟出身山東世家,背後的利益決定了他未必就能死心塌地的擁護東宮。說到底,還是利益在作祟,誰給的價錢高,自然便傾向於誰。

    而且東征大軍內部派係繁雜、勢力交叉,即便是李績亦不能全盤掌控,相互之間頗多掣肘,這才導致原本已經返回關中的數十萬大軍行程緩慢,遲遲未至。

    身在朝堂,處於權力漩渦之中,從來都不曾以個人意誌行事。李績如此,他李靖如此,長孫無忌又何嚐不是如此?

    否則,他長孫無忌又何必這般殫精竭慮、置諸死地……

    人在朝堂,身不由己。

    最終,李靖還是將目光看向廣袤的西域,心裏盤算著由弓月城直抵長安,路途之中的各種險隘坎坷,兼且天氣嚴寒之下,這一路數千裏山水迢迢風雪漫漫,到底需要多少時間。

    盤算許久,時間都對得上。

    李靖輕歎一聲,緩緩道:“殿下,關隴之所以這般瘋狂猛攻,大抵是越國公已然率軍返回關中。”

    李承乾愣了一下,旋即搖頭,斷然道:“斷不會如此,孤已然遣人往西域送去書信,嚴禁西域軍隊馳援長安。況且衛公或許不知,二郎其人雖對父皇與孤忠心耿耿,但更為忠誠的卻是帝國利益。”

    頓了頓,他試圖說服李靖:“或許孤不該說這等話語,但以孤對二郎之了解,深知其心中對於皇權並無太多敬畏,在他看來,誰當皇帝其實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中樞機構能夠正常運轉,確保帝國一直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二郎絕不會舍棄西域廣袤之疆域,隻為了馳援長安挽狂瀾於既倒。”

    李靖有些愕然。

    從古至今,天下倫理便是“君臣父子”,甚為臣子若是對君王不忠,便等於對父親不孝,此等人固然屢見不鮮,但絕對會被世人厭棄、被史書唾罵。

    不過旋即又想,自漢以後儒學為尊,但時至今日,儒學卻發展出無數派係,衍生出無數理論,其中“故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若為己死,而為己亡,非其私昵,誰敢任之”之論述,亦是儒學本源之一,卻也不足為奇。

    隻是沒想到,房俊竟然“忠國更勝忠君”,更驚奇的是,太子殿下明知房俊之思想主張,卻依舊對其信賴有加、倚為心腹。

    單隻這份氣度,比之素來以心胸寬廣著稱的李二陛下亦是不遑多讓……

    然而沉思半晌,李靖還是傾向於房俊已經馳援長安,最起碼亦是在玉門關一帶鬧出一些動靜,使得長孫無忌甚為忌憚,否則這般不計傷亡的猛攻不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