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69章 絕地反擊【一】(2/3)

作者:饒傑字數:6560更新時間:2020-07-20 12:44:51

    李建成聽從魏征的建議,比先前更加勤快地往父皇那兒跑,給父皇請安,同父皇一道商談軍政大事,對父皇的決策舉雙手讚成。這樣一來,李淵就越發覺得太子才是自己最貼心的人,也是最適合繼承江山社稷的人。於是,他比過去更喜歡太子,更加盡力支持東宮。與此同時,由於尹德妃、張婕妤她們不斷地在李淵耳邊說秦王的不是,甚至是惡意中傷,這使得李淵對李世民益發猜忌,甚至到了畏懼的地步。他擔心李世民會像隋煬帝楊廣一樣,為了奪取皇權而殺害兄弟,甚至是自己。想到這,他不寒而栗,同時也迫切感到除掉這個野心家對自己、對太子、對大唐社稷有多麽重要。

    到這時候,李淵就開始後悔當初不該聽陳叔達的勸,從而錯過廢黜秦王鏟除秦王府這股異己勢力的絕好機會。然而,事已至此,後悔也無濟於事,現在他能做的就是想方設法進一步消弱秦王府的實力,同時繼續加強東宮的力量。隻有東宮的勢力強過秦王府,李世民才不敢輕舉妄動,從而老老實實做他的親王,不會對至高無上的皇權有覬覦之心。由此可見,打擊秦王府才是保住太子和自己的最好辦法。其實這一點,老謀深算的李淵早就想到了,而且也一直在按照既定的策略做,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在李世民的權力,特別是兵權的確受到一定程度的消弱。不過在李淵看來,這還遠遠不夠,因為他的勢力依舊強過了東宮,對太子依舊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因此,他認為自己必須利用手中的權力繼續打壓秦王府,最好將李世民的兵權徹底解除掉。

    經過一番細思量,李淵終於定下了扶持太子遏製秦王的策略。於是,從那時起,他一方麵讓太子更大程度地參與朝政,在群臣中樹立儲君的威信,另一方麵又命齊王李元吉統軍抵禦突厥,而將善戰的秦王李世民閑置於京師,不給他帶兵打仗的機會。李世民政治嗅覺十分靈敏,他很快就從父皇一係列異常的舉動中感到自己正一步步陷入被孤立的窘境中,形勢正朝著對自己不利的方向快速發展。他心裏清楚,父皇已經完全站在太子一邊,明擺著要與東宮一道對付自己。這實在是太可怕了!他的內心感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驚惶與緊張,他知道如果自己不能盡快采取反製措施,扭轉這種不利的局麵,用不了多久,秦王府就會被日益緊逼的東宮所剿滅,到時自己肯定會被父皇廢黜,流放千裏之外,甚至很有可能被冠以莫須有的罪處死。

    麵對這種危機四伏的情形,李世民不免憂心忡忡,愁雲滿麵。他當然不甘心坐以待斃,便日夜召集高士廉、長孫無忌、秦叔寶、侯君集、尉遲敬德等心腹愛將們商討對策。高士廉、長孫無忌他們也感到形勢異常嚴峻,他們認識到東宮與秦王府已經到了決一死戰的時候,為了自保,就必須不擇手段鏟除東宮。因此,他們一個個懇求秦王不要顧念兄弟之情,立即起兵誅殺太子和齊王。李世民心裏也明白這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太子他們一死,自己不僅徹底擺脫了危機,而且能夠順理成章地入主東宮,成為大唐皇位的繼承人。可他也知道,這舉兵誅殺兄弟實屬謀逆行徑,必會為天下人所指責所詆毀。就算到時他能成功地殺掉太子和齊王,入主東宮,進而登上九五之尊,也難服天下人,更成不了一代明君。基於這種考慮,他像往日一樣拒絕了眾人的建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