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28章:啥?挑戰養由基???(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508更新時間:2020-09-10 08:32:09

    目前地球的東方有兩個“王”,有時候會出現三個“王”。

    為華夏文化圈所承認的王,自然是周王室的那個王。

    當前周王室在位的是簡王,姬姓名夷。

    楚國的君主也是王,隻不過並沒有得到絕大多數華夏文化圈列國的承認。

    一些尊奉楚國王號的列國,一般是離楚國太近,又或是楚國的傀儡國。

    這些列國其實也是周王室分封下去的諸侯國,隻不過與忠心相比起來,他們更需要的是生存,隻能承認楚國的王號。

    另一個自號為王的國家是吳國。

    位處大陸東南的吳國,他們打贏了楚國就會立刻稱王,一旦被楚國痛打了一頓又會去掉王號。

    華夏文化圈其實知道吳國的奇葩,隻是需要吳國一直找楚國的不痛快,一直放任著和扶持著。

    晉國其實對吳國有一套計劃,想要讓吳國全麵晉國化。

    簡單,就是晉國希望將吳國改造成為一個從文化到製度全盤“晉化”的國家,隻是一直以來進行得並不順利。

    不是吳國人懂得什麽叫文化入侵,是他們性散漫又缺乏契約精神(不信守承偌),再來是不願意承認晉國比吳國強。

    晉國的“下軍”和“中軍”進入鄭國的疆域,他們在“雍”停駐了八之後,繼續向南方開發。

    成為智罃“軍尉”的呂武,隨著職位的變動,接觸到的信息越來越多。

    首先,這一次弭兵會盟並不是心血來潮的產物。

    晉國跟楚國一再交戰,還要應付秦國的挑戰,齊國時不時也跳出來頑皮一下。

    跟楚國打了太久,打得晉國上下早就疲憊不堪,得到的好處是成為“中原盟主”這個身份。

    這年頭當“盟主”可不止是名望上的好處,還有讓列國來“聽成”的資格。

    所謂的“聽成”並不複雜,就是喊來各國的使者,告訴他們什麽年份,哪個國家應該給晉國交多少保護費,哪一次戰爭的哪一個國家該出多少戰兵和輔兵。

    為了鞏固“盟主”的身份,幾代晉君樂此不疲地一再召喚列國會盟,搞得各個諸侯國其實是很心煩卻不敢拒絕。

    秦國已經實際上對晉國發起了挑戰,短短數年之間,晉秦打了數次,還被秦國騙了兩次。

    晉國並不害怕明麵上的挑戰,集結大軍與之交鋒也就罷了。

    他們最討厭的是明明答應臣服,卻是一再搗亂和私底下捅刀子的行為。

    齊國就屬於晉國討厭卻不好動手教訓的搗蛋鬼之一。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呂武還窺探到了一點。

    晉國內部的矛盾已經到了難以掩蓋的地步,要是再不及時地處理,國家不是在內部的互相攻殺下衰弱,便是被外部推一把導致滅國。

    至於分裂什麽的?

    晉國貴族不敢去想。

    國君從沒有想過。

    不是他們真,主要是目前並沒有發生過諸侯國分裂後鬧獨立的例子。

    目前華夏文化圈的所有諸侯國,無一例外都是周室分封後的國家。

    即便是這些“封君”再怎麽荒唐,頂多是國君被幹掉,下一個坐上國君寶座的人,還是該國國君的後代。

    呂武的理解是,當前的主流思想以及社會規則,處在王侯將相有種的年代。

    所以了,幹掉國君自己來當國君,隻會出現一個結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