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8章:晉國第一勇士(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236更新時間:2020-09-13 16:24:52

    魯國是周王室分封時任命的“禮樂之國”。

    這個“禮樂之國”,白了就是管理“禮”和“樂”的國家。

    現在人可能覺得不就是一個文工團的管理員嗎?又能有多麽了不起。

    然而,以春秋時期的規則,魯國作為“禮樂之國”是真的掌握了很大的權柄。

    首先,“禮”是周朝的立國之本,也就製定了什麽樣的規則,成為所有諸侯國必須遵行的製度。

    這樣就能明白一點,魯國掌握了對製度的解釋權。

    現在音樂很神聖,一般很正式和隆重的場合都需要用到音樂,尤其是進行祭祀的時候,音樂絕對不能少。

    現代人肯定聽過“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句話,裏麵的“祀”排在“戎”的前麵。

    “戎”就是征戰,而“祀”排在“戎”的前麵,足以證明至少是在春秋時期,人們對祭祀的看重超過了軍事國防。

    魯國掌握了“禮”和“樂”,成了規則的製定者,他們以此為榮,並因此而感到驕傲。

    後來,魯國又得到了另一個權柄,也就是關於曆史的記錄權。

    白了,周王室分封的諸侯國,每一個國家都有來自魯國的史官,負責記錄各個諸侯國都發生了一些什麽事,記錄起來成為曆史的一部分。

    現在有兩個舉世聞名的“圖書館”,一個在周王室的“成周”,另一個在魯國的“曲阜”。

    裏麵擁有非常多的藏書,一些甚至是夏朝的文字應物。

    更多的則是來自諸侯國的《詩》,還有記錄列國君主和大臣一生軌跡的文獻。

    姓李名耳,字聃,也就是老子,前兩年剛剛出生。

    他以後會成為周王室的“圖書館”管理員,很用心費時地整理“圖書館”裏麵的藏書,學習和消化來書寫自己的著作。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也就是孔子,他以後會成為魯國“圖書館”的管理員,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去整理那個“圖書館”,毀了很多不喜歡的書,又推廣自己喜歡的書,搞出了自己的流派。

    這是濫用職權啊!

    自己不喜歡的就銷毀。

    自己喜歡的則是定位必讀文集。

    史上第一個權限狗也就出現了!

    然而,權柄這麽重的魯國偏偏沒壯大起來。

    到現在的歲月,魯國一直被齊國摁在地上錘,失去晉國這位老大的保護,還不知道能不能繼續存在下去。

    因為知道依賴誰的保護才能不滅國,魯國奉行的國策就是伺候好晉國。

    比較令魯國糾結的一點就是,他們明明這麽牛逼,卻被齊國摁著錘,又要伺候好晉國,感覺高貴的臉麵都被丟盡了。

    以至於掌握那些權柄的魯國,一方麵不敢得罪晉國,另一方麵卻情不自禁總是會在史書上黑一把晉國。

    他們不管那叫黑,認為自己是在克忠職守。

    心裏思想矛盾的魯國,他們的國君本來是要親自率軍報到,走到半路聽晉君沒有親征,魯君黑肱暗罵了一聲“晦氣”,見完了周簡王就轉道回國。

    晉國出動的是欒書,而他是晉國的元帥、執政和中軍將。

    魯國是一個很有“原則”的國家。

    既然晉國出動的是欒書,他們就選擇執政季孫行父來統率魯軍好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