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56章:是時候回去了!(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100更新時間:2020-09-22 16:06:27

    攻克了“郿”之後,呂武肅清了城中的反抗,見了那郿氏少年一麵。

    沒什麽好的。

    無外乎是入侵一方與守土一方,進行一套遞玉與收玉的環節。

    郿氏少年的一句話相當有意思:固所不願,何加於人,當有如此報應。

    講的是秦國用不講“禮”的手段去對付晉國,總有一也不再受到“禮”的保護。

    這是一個明白人啊!

    郿氏少年問了呂武一句話,晉軍攻下“雍”之後,會保證嬴姓的祭祀不斷絕嗎?

    呂武隻是笑而不語。

    這個少年不但聰明,還有些陰沉。

    那意思是巴不得晉軍連“雍”都攻打,還是警告晉軍別去碰“雍”這座秦國都城?

    不管是哪個意思,總歸不是好意。

    呂武在城外留了三分之一的部隊,選在渭水邊上進行駐營,剩下的部隊派出去三分之一掃蕩周邊,最後的三分之一則是進駐“郿”城。

    過了“郿”就是秦國的腹地,好些城池相隔不到三十裏,野外的村落非常密集。

    而“郿”需要再往西約七八十裏,有一座叫“平陽”的大型城池,算是秦國腹地的門戶。

    “平陽為秦人舊都。”魏相很博學廣聞,道:“為秦國第五座都城。”

    他們攻陷了“郿”。

    這一次呂武沒有下令焚城,甚至沒有大肆破壞。

    其實也破壞不了什麽。

    城內沒有宏偉的建築物,有的隻是茅草屋。

    連作為主人的郿氏,居住的地方也僅是比平常人家大一些,沒有任何的特別之處。

    呂武巡視城池時發現一點,看房屋特色以及一些平常會使用到的工具,秦人的生活水平遠不如晉人,可能連中原那邊的中等國家都不如。

    這樣其實也沒有錯。

    華夏文明的中心一直都是在中原,其餘四邊八鎮的邊緣區域,各方各麵一直追隨中原的腳步。

    秦國在華夏文化圈裏算是邊陲國家,很長一段時間裏還斷絕了與中原諸侯國的聯係,相處最多的是各種戎人。

    這樣一來就造成了一種現象,秦人的文化逐漸與中原諸侯不同,生活習慣以及一些造物方麵的設計向胡化傾斜。

    其中就包括秦人融合了大量的戎人,使得秦國一度變成一個半農耕半遊牧的國家。

    呂武對太過於久遠的曆史不熟悉。

    他熟悉的曆史片段其實也不多,除了那些耳熟能詳的曆史之外,了解的很多曆史還是從裏看到,不一定靠譜。

    秦國好像是從商鞅變法之後,才逐漸又與中原諸侯國頻繁接觸?

    從那個時候開始,秦國的文化得到掰正?

    至於一再遷徙都城這種事情,呂武以前會覺得很奇怪,得知包括晉國在內的所有諸侯國不止一次遷都,不再覺得大驚怪。

    他們喝著酒聊著。

    談得是秦國的曆史。

    討論的是趙旃和郤至會打到什麽程度才會回來。

    可以想象的是,晉國“新軍”殺到秦國腹地會給秦庭帶去何等的震動,秦人又該是陷入什麽樣的惶恐之中。

    在過去的曆史中,秦國不是沒有和中原列國開戰過,還是第一次被殺到腹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