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八節(1/3)

作者:王曉玉字數:7704更新時間:2020-07-28 19:53:37

    動畫室的工作重點從編繪轉向印刷和發行。

    兵分兩路:阿惠與小傅負責跑新華書店和個體戶協會,聯係《孫小空》和《汪汪》兩套計九本書的預訂工作;安文光則帶了兩名成員奔赴地處江浙兩省交界處的黎裏鎮,督促那三冊《恐龍》的印刷裝訂業務。

    黎裏地方雖小,在上海卻很有點名氣。一是因為鎮上有家啤酒廠,所產啤酒名日“白天鵝”,前兩年打進了上海市場。上海人務實,發現這酒非但吃口不錯,而且價錢便宜,很快就記住了那琅琅上口的牌號並產地——黎裏。第二個出名的原因則是因為該鎮雖不過萬把人口,十字形的長街逛一圈刻把鍾足夠,但卻是名震遐邇的柳亞子先生的家鄉。鎮中老街有一片保持了明代建築特色的高牆深院,當年是那老先生的家宅,現在已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柳亞子紀念館了。因為這兩個原因,非文化人的上海市民和文化圈內的海派知識分子,大多知道這個小鎮。兼之這個鎮上的居民大約也同與柳老先生同飲一江水同處一方地的緣故,近幾年發展商品生產興辦鄉鎮企業時,獨獨偏愛上了與文化事業最接近的印刷業。小小一個鎮上,竟開出了七八家印刷廠。讀書喜歡翻翻“版權頁”的文化人很快就發現,上海市麵上的不少書出自於柳老先生的家鄉,於是進一步加固了印象。小鎮上的生意人精明能幹,知道充分利用上海的人才優勢,辦廠大多到上海來聘用技術人員,特別是那些經驗豐富、精力尚可、剛剛退休而還不習慣退休生活的老人馬。黎裏的印刷廠裏,也就活躍著一大批吃了一輩子油墨飯的上海灘上的“老印刷”。這些拿了高聘金的“老印刷”,無論是出於良心還是出於習慣,都在生產的各個環節牢牢地把住了質量關,所以從黎裏出產的印刷品,雖然因屬鄉鎮企業而開價低廉,但是質量卻並不次於上海市級印刷單位。獨立承包了“動畫編輯室”的安文光和阿惠等人,一旦摸到了這個行情,立即將手中第一批編發的三本畫稿交付給黎裏眾多印刷廠中最大的一家——也因為惟有這一家設備先進,不但有鉛印,還有照相排版和膠印。“動畫室”編繪的是兒童卡通讀物,以畫麵為主,非膠印不可的。

    安文光坐鎮黎裏,每天下午5時正與上海的阿惠通一個長途電話。

    “喂!是我。”

    “聽出來了。一分鍾前我剛剛趕回來。累死我了。”

    “那先歇口氣,喝口茶。”

    “安主任你好大方!一分鍾通話費五角錢,我們可是承包的!先報告兩條好消息:第一,你媽咳嗽好多了,今天的痰裏沒有血;第二,嘿嘿,你聽了要開心得跳起來!”

    “快說,一分鍾要五角錢呢!不要賣關子!”

    “你那本《恐龍》、新華書店再要追訂二萬!馬上增加印數,廠裏來得及嗎?”

    “放心!加個二十萬也來得及,這裏的生產潛力大著呢!”

    “開心嗎?足足二萬!隻不過加點紙張費油墨費,剩下的全是利潤了!”

    “意料之中。這個電視劇還剛剛開播,一周一集放下來,再過一個多月,到我們的書上櫃台時,市場需求量肯定還要大!”

    “那我們是不是再多印點?”

    “讓我考慮考慮。”

    “阿五的三姐夫說,他一個人就可以吃進五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