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章 誰家天下(1/5)

作者:雷薇字數:18956更新時間:2020-07-31 20:43:49

    迅速平叛

    臨危不亂,武則天詳細了解了叛亂的情況,摸透了這支叛軍的核心人員:

    李敬業。李勣的孫子,因事貶為柳州司馬,是這次造反的核心人物,自詡忠臣後裔,也是這次謀反者中背景最顯赫、名聲最大的人。此人為武將之家的子孫,從小就學習軍事,騎射本領了得,有些才智,但比起祖父李勣,實在相差太遠。

    李敬猷。李敬業的弟弟,和哥哥一樣因為貪汙被貶官。這倆兄弟雖為李勣的孫子,空有家學,自身卻並無傲人的本事,如今興兵,短短十幾天把隊伍擴大到十幾萬人,想必正自得意,難免忘形。

    駱賓王。駱賓王何人?現今的孩子們入學所學的第一篇古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即是此人七歲時隨口所作。駱賓王雖是個大才子,卻官運不佳,曾因事下獄,在監獄裏寫出了“無人信高潔,誰為表餘心。”的名句。當年最擅觀人的裴行儉老先生很是賞識駱賓王,但也覺得此人性格浮躁,恐怕不得善終。老先生一言成讖,如今駱賓王果然造起反來。

    魏思溫。此人本是監察禦史,是個比較稱職的京官。後來被貶為縣尉。降職後沒有好好工作,又被人彈劾,直接被罷了官,成了兩手空空的庶民。這個人做事不認真,卻有些投機取巧的頭腦,這一次造反,一大半的主意都由他出,是造反派的軍師。造反派能占據揚州,虧了他想到聯係過去的同僚薛仲璋。

    薛仲璋。薛仲璋也是監察禦史,在收到魏思溫派人送來的密信後,他認為這是一個撈取官職的好機會,於是打著監察地方的名義公出到了揚州,將長史陳敬之誣告下獄,命李敬業為長史,這才使造反派快速地占據揚州。而且,這個人還是裴炎的外甥。

    這是武則天獨攬大權之後的第一次危機。軍事層麵的造反,是她過去不曾涉獵的領域,但她並不畏懼。她立刻調集三十萬大軍,命左衛將軍李孝逸領兵討伐叛賊。李孝逸名為將軍,卻對軍事一竅不通,但這個人是唐朝宗室子弟,唐高祖李淵的從弟李神通的孫子,唐高宗李治的堂叔,在李唐王室輩分很高,用李唐王室的人去打叛軍,李敬業等人所說的“光複王室”立刻就顯得站不住腳,武則天第一手就技高一籌。

    第二手依然令人稱道。武則天知道李孝逸這個人不是打仗的材料,就給他配了個搭檔——殿中侍禦史魏元忠。這個人因為幾次上書分析唐朝軍隊被吐蕃打敗的原因,得到了李治的重視,武則天也考察過他的實力,此時命他做監軍。如此一來,三十萬大軍既有響亮的名頭,又有實力派的統帥,還有源源不斷的後勤補給,這支軍隊信心百倍地出發了。

    另一方麵,叛軍也有了新的動作。

    武則天已經傳下旨意,剝奪李敬業的“李”姓,如今他叫作徐敬業。徐敬業攻打下一些土地,看到糧馬充足,很有成就感。這時軍師魏思溫提議,義軍應該馬不停蹄直取洛陽,這才顯得名正言順,還能打武則天一個措手不及。而薛仲璋則提出反對意見,認為徐敬業應該攻打南京,因為南京是幾朝古都,有王氣,且易守難攻,可以自擁旗幟。徐敬業想來想去,選擇了第二條路。

    徐敬業開始思考兩條路線的利弊。他的軍隊打著匡扶王室的旗號,應該以攻打洛陽,解救李旦為目標,但是,軍隊人數畢竟有限,且都是在市井招募來的混混兒,恐怕不能與洛陽的正規軍隊抗衡;反觀南京路線,卻讓他能夠避開危險,壯大實力,說不定還能讓他就此站穩腳跟,稱霸一方。最後,他決定南下攻打南京,占據這座曆史悠久的古城。這種選擇表明他並非想要勤王還政,隻想找個山頭當割據的藩王。

    徐敬業的軍隊想要南下,李孝逸率領的三十萬大軍卻已趕了過來。兩軍交戰,徐敬業的軍隊勢頭正猛,打敗了大唐的先遣部隊。李孝逸是個太平王爺,哪裏見過真正的戰事,一看到軍隊打了敗仗,就嚇得魂飛魄散,按兵不動,再也不敢進軍。

    這時武則天指派的監軍魏元忠派上了用場,他誠懇地勸說李孝逸:“朝廷因為您是皇室貴裔,才將這個職位指派給您。天下承平日久,如今有人作亂,百姓們都盼著您早日得勝。如果您止步不前,朝廷裏定有人認為您持觀望狀態,說不定還會懷疑您與叛軍勾結。如果朝廷派了其他人取代您的位置,您回到朝中如何交代?千萬不要再遲疑,否則一定會有大禍臨頭!”李孝逸聽得冷汗直冒,立刻決定進兵。

    魏元忠好人做到底,又給李孝逸指點如何進軍,他建議李孝逸不要直接與徐敬業的軍隊交鋒,因為徐敬業的軍隊剛剛打了勝仗,勢頭正勁,此時應先去攻打正要去淮陰的徐敬猷。李孝逸依計而行,先派軍隊與徐敬猷交戰,徐敬猷既沒有打仗經驗,手下又是一批烏合之眾,三下兩下就敗於唐朝的正規軍隊。而後,唐軍才與徐敬業的軍隊在阿溪進行決戰。

    是時天寒地凍,西北風吹得正凶,魏元忠又為李孝逸獻上一計,借風使力,用火燒得敵人全線潰敗。主力部隊全被斬首,徐敬業本人帶著一小撮部隊逃回揚州,準備找一條船渡海逃往高句麗。徐敬業的隊伍組織得匆忙,根本沒有幾個得力部將,手下更談不上效忠。見徐敬業急於逃竄,幾個人商量一二,將他殺死,投降了唐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