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二 樹欲靜而風不止 第十六章 二虎初鬥 上(2/3)

作者:諸夏熊貓字數:6278更新時間:2020-08-08 23:25:23

    今日,他便是在上大夫肥義的陪同下,來到了陵園。在視察滿意之後,趙雍準備登上高處,從遠處眺望一下父親陵墓的整體布局。所以,他便帶著護衛們,來到了紫山之下。

    “君侯,先君的陵寢業已施工完成了。不日,即可擇黃道吉日予以下葬了。”陪同的肥義在趙雍的耳邊輕聲的說著。

    “恩,先君一生戎馬,從來就沒有好好地享受過。所以身為人子,孤一定要盡最大之努力,把他的身後事辦得風風光光的!以此也可振奮國人之心。讓大家知道,趙國還是原來的那個趙國。也讓諸侯們看看,我趙國的強大與富庶。”

    趙雍儼然一副一國之君的樣子,對著身邊的大臣吩咐道。

    “君侯英明,竟然可以想得這麽長遠,臣實不及也。所謂‘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君侯必可孝感動天的!”肥義隨聲附和著。(‘當大事’,即操辦先人的後事,詳情請見《孟子離樓下》)

    “嗬嗬,孟軻的那套並不適合我們趙國。所以,肥大夫以後就莫要再提了。”趙雍見肥義引用儒家孟子的言辭,有點心神不悅,皺著眉頭說道。

    “微臣惶恐,儒家之學雖有其不盡不實之處,然則,也並非全無可取啊。其關於忠孝仁義之看法,便可有助於君侯,有助於趙國啊。”肥義仍舊不死心地繼續進言道。

    “哼!一群讀書讀傻了的書呆子罷了。孤聽聞,昔日,孟子見魏王,魏王謂之曰:叟,不遠千裏,來我大梁,何以利吾國?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肥義聽著趙雍在引經據典,在一旁不住地點頭,然後說道,

    “君侯,孟老夫子說得對啊!正如其所說的,‘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燕)。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

    這是在教導身為國君的人要提倡仁義,這樣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啊。而且也隻有這樣,自己的臣子與百姓,才能和國君同心同德,不會以下犯上的啊。

    這話說得很對啊!”

    “哼,言過其實了!這些不過都是孟軻用來作為進身之階的東西罷了。要知道,如果真要是按照他說的那樣去做,也許百姓大臣什麽的,不會不利於國君。但是,諸侯們呢?宋襄公的仁義大旗,他抗了幾天?

    ——楚軍半渡,將請擊之,公拂允。楚兵渡河,陣型淩亂,將再請擊之,公亦拂允。楚軍列陣以待,公舉‘仁義’大旗,戰之。兵潰,公逃,旗為楚軍所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