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章 專利申請和樣品送檢(2/2)

作者:秒速九光年字數:4460更新時間:2020-09-02 02:23:30

    “不得不,和高先生合作非常愉快,要是所有客戶都像您一樣,我的工作可就輕鬆太多嘍。”商議已畢,宋坤和高原握手告別,頗為感慨道。

    宋坤沒有撒謊,他工作中很大一部分時間,都浪費在了向客戶解釋方麵,而與聰明人合作就不同了,溝通效率高,打擊一拍即合。

    送走高原之後,宋坤回到公司思考幾秒鍾,旋即在客戶名單,高原的名字後麵,備注了重點二字。

    盡管高原還很年輕,也算不上什麽大客戶,但憑借從業七年來的經驗,宋坤隱隱覺得高老板極不一般,是那種智商高,思路特別清晰的存在,將來的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竟然想到用專利管理係統和SPA ,反向定位自己要尋找的目標。”宋坤自言自語嘟囔,“高老板這波操作可真是夠風騷的,我怎麽就沒有想到呢。”

    ……

    離開專利公司的時候已經是中午十一點了,路上稍稍一堵車,便錯過了紡織實驗室的上班時間。

    高原隻好在附近吃了盤揚州炒飯,又坐在車裏看書思考,一直等到下午兩點,實驗室才開門。

    沒辦法,畢竟是官辦機構,凡事都要按部就班。

    總體來,江浙一帶民營經濟發達,官辦機構的效率相較於全國其他地方,已經算比較高了,也有不錯的服務意識。

    這地方的全稱,叫新型紡織材料以及技術實驗室,除了研究紡織麵料外,也搞配套機械的研究,規模算是國內比較大的,光是頂著博士頭銜的大能,就有二十幾位。

    國家實驗室能夠在這種城市設立,到底還是當地紡織業發達的原因。

    曾幾何時,位於柯橋區的輕紡城,是全亞洲規模最大的巨無霸。

    影響力大到什麽程度呢?

    在世界上,有一個叫柯橋指數的東西,全國,甚至全球紡織業是否景氣,隻要看一看柯橋指數就可以了。

    然而隨著最近十年間,大大配套工廠不斷向南亞和東南亞搬遷,我國的紡織行業受到了巨大影響。

    到如今,中低端生產線已經搬的差不多了,你再到北美的沃爾瑪超市去看,絕大多數都是產自越南和孟加拉的產品,華夏貨從014年起,就漸漸退出了主流市場。

    有人或許會,中低端紡織利潤低,走了也無所謂,再,就算這些工廠去東南亞,可拉鏈和紐扣不還是一樣從華夏進口?

    這種想法顯然是比較真的。

    眾所周知,西方亡我之心不死,想架空華夏製造業,已經不是一兩了。

    所以重點不是利潤,而是趨勢。

    畢竟當年我們用襯衣換飛機的時候,西方也沒有想到,華夏竟然能在短短數十年間,進化成今這樣的恐怖怪獸。

    高原在窗口辦妥手續,又刷卡交了錢,剩下的就是等待了,報告出來後,實驗室會打電話通知。

    在路邊買了瓶冰鎮零度可樂,高原突然感慨時間過的真快,申請專利和樣品送檢這兩件事,竟然耽誤了一整個白的功夫。

    而且事情還根本沒完,上遊化纖廠的生產問題要解決,速幹麵料造出來以後,還要找下遊服裝廠接收,談回款和供貨。

    “做實業果然沒那麽容易啊。”高原蹙眉,一邊開車一邊嘟囔,“這樣下去不是辦法,看來得盡快找個幫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