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九十章 可控聚變方案完成!小紅果的新用途!(1/3)

作者:秒速九光年字數:7030更新時間:2021-02-20 20:36:23

    當高原看清可控聚變這幾個字的時候,整個人當即就是一怔,瞳孔迅速收縮,心跳在一瞬間飆升到了每分鍾一百四十下。

    對於人類來說,可控聚變屬於基石科技,意思是許許多多的科學研究和應用,都要在可控聚變的基礎上展開。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太空科技,高原作為華夏科技界的掌舵人,龐大昆侖集團的老板,他對太空科技有沒有興趣呢?

    興趣當然是有的,理工男誰還沒個星辰大海的夢想。

    但高原在這方麵投入的精力卻比較一般,和航天集團聯手,建了兩個實驗中心,利用昆侖集團在光學方麵的優勢,搞了幾台大型射電望遠鏡,出於對未來的考慮,提前設計並且打造海上發射平台,在塔裏木盆地深處圈地,作為今後的超級航天器施工現場等等。

    事情雖然做了很多,但相對於昆侖集團的實力和國家隊的規模來說,依然屬於投入比較低的。

    之所以不願意瘋狂投入,就是因為高原很清楚,做人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先把地球上的事情搞定,等基礎科技研發出來,再去考慮移民火星甚至銀河不遲。

    進軍太空的準備一直在做,但還遠遠不夠,例如建在南極的穹頂,以及穹頂下栽培的各種植物,都是為將來太空移民準備的。

    值得一提的是,華夏在南極的穹頂數量已經達到了十二座,分別涉及到極地細菌研究,極地采礦研究,極限條件下機械動力學研究,熱能儲存轉換研究等等。

    反正南極這塊無主之地,高原要定了。

    雖然全部占領南極不太現實,但在人均擁有南極土地麵積這一項上,華夏必須達到全球第一的程度。

    嗯,就是這樣,人均擁有南極土地麵積,人均航母數量,人均擁有火星土地麵積,隻有把這些人均指標全部拉到世界第一,才符合華夏幾千年來一貫的曆史地位。

    生活在唐朝的華夏人,可不會把世界其他地方的人類當一回事兒,因為對我們的唐朝祖先來說,華夏就是世界。

    那些將總量世界第一定為華夏目標的說法,是不科學的,也不符合曆史地位,真正符合我們曆史地位的目標,隻能是人均世界第一,假設日後我們走向宇宙,還要去和外星人爭奪人均宇宙第一。

    如果一個受過教育的華夏人,不能以此為目標,那麽他顯然還不夠成熟,對我們這個族群和我們的文化,缺乏足夠認識。

    在漫長的時間裏,所有曾經和我們並列的文明全都死了,隻剩下我們依然活著,為什麽?這個問題一定要想明白才行。

    畢竟人類隻有認識了自己,才會有能力認識世界,進而在這個世界上安身立命。

    高原思考了很多,毫無疑問,可控聚變技術是他近年來從係統獲得最重要的知識之一,一旦研製成功,不僅會改變華夏科技,實現能源自由,還將顛覆整個世界。

    無論西方還是華夏,現有體係全都建立在資本盈利基礎上,國企和私企最終都要賺錢,隻不過權益歸屬並不一樣罷了。

    而一旦實現能源自由,雖然並不意味著就會天上掉餡餅,有人免費給你建房子,發老婆,但起碼將會有許多社會資源變成免費,或者價格非常低,近乎免費的供應給所有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